第(1/3)頁 馮一博報功的奏折到了南京兵部。 一場大勝,揭開了江南武備松弛的皮。 卻沒有引起太大反響。 反而是不起眼的鑒真庵事件,卻引得各方云動。 金陵一處隱秘居所內。 鄒德勝窩在軟椅里,聽取了手下的匯報。 沉吟片刻后,他開口道: “看來我們龍鱗衛的沒有盡到責任啊!” “竟然在眼皮子底下,還有倭寇的暗樁?” 他從軟椅中起身,緩緩伸了個懶腰。 又活動活動脖子,才輕描淡寫的道: “傳令下去,除了冶山院外,其余所有寺觀都給我徹查一遍!” “凡有勾結倭寇者,通告各有司衙門,歸我龍鱗衛全權處置!” 手下立刻躬身抱拳應了聲“是!” 待手下人離開,鄒德勝慵懶一笑,喃喃道: “好久沒活動活動了!” “這幫子禿歪剌最是有錢,這次不讓你們放點血,我鄒字倒過來寫!” 與此同時,兵部發出布告,諭令江南各州府。 凡通倭者,報有司處置。 若遇反抗,可便宜行事。 其他方面倒是沒什么反饋。 但短短數日內,無數和尚、道士被拉下神壇。 或是被各衙門來回敲打,老老實實配合。 或是被人借口下了大獄,直接敲骨吸髓。 一時間,江南宗教界風聲鶴唳。 還是那句話,大魏這些老爺對付倭寇不行。 對付普通人,一個比一個積極。 雖說這些和尚道士,平日里和達官顯貴都有往來。 可一旦遇到牽扯如此大的事,沒人會為他們站出來。 大義當前,誰也不想被人牽連。 象山縣接到布告之后,也要撰寫一份布告張貼在縣衙外的布告欄。 馮一博知道后,便極力要求和王至善共同撰寫。 可因用詞太過狠辣,王至善都不想和他一起署名。 最后苦思一夜,他還是咬牙一起發布了。 “今查,有鑒真庵連通倭寇,禍害鄉里!” “倭寇肆虐多年,不嚴懲不足以震懾!” “不用重典,不足以告慰被倭寇殘害之江南百姓!” “即日起,窩藏倭人,供奉倭人俳位等,均以叛國論處!交付有司明正典刑!” “象山縣下轄各村鎮族群!” “凡村莊窩藏倭寇,無人舉報者,當連一村!” “族人窩藏倭寇,無人舉報者,則坐一族!” “祖墳葬有倭寇者,掘墳毀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