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殿試結束后,卷子都被匯總到彌封官處進行糊名。 再由掌卷官轉送至承慶殿。 在承慶殿中,諸內閣輔臣和六部堂倌親作閱卷官。 很快,試卷被分為三等。 其中只有一等卷會被送到御前。 不然三百多份卷子,皇帝熬夜也看不完。 閱卷官每人選送1-2份,最終差不多十份左右送至御案之上。 這時,皇帝就可以按照個人好感度,進行最終排名了。 若是都不太合心意,也可以要求增加卷量。 畢竟皇帝才是出題人,只有他最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這就避免了“原作者都沒想到”系列的尷尬。 景順帝接過送來的一等卷開始批閱。 最上面一份就讓他眼前一亮! 立實心、舉實政。 沒有花里胡哨,直接開篇明義。 再往下看則更是驚艷! 這張卷子能夠脫穎而出,自然不是僥幸。 除了中心思想明確又務實。 他后面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更讓景順帝大呼精彩。 總結起來,大致就是: 朝廷重視,提高認識。 選拔舉薦,嚴格吏治。 教育培訓,提高素質。 明辨功過,完善機制。 提倡德治,健全法治, 忠君愛國,培養將士。 加強監督,全面落實。 以史為鑒,總結反思。 …… 一連十幾條下來,讓當時閱卷的內閣首輔張松越都生出知己之感。 其他朝堂諸公看了之后,一致贊同推舉為一等卷。 并且放在了最上面。 而景順帝登極多年,早已過了文青的年紀。 他平日里最重的,就是實務。 很多東西他其實都是心中有數,只是缺少具體表達。 現在見到這張卷子,感受到都是他常用的施政手法。 還被一一具象總結了出來! 看完的那一刻,景順帝感嘆。 這才是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不過以他的城府,倒也不至于表露太過。 直到全都看完之后,景順帝心中越發篤定。 他提筆朱批: 第一甲第一名! 隨后舉卷贊許:“此卷當為魁首!” 朝堂諸公傳閱后,紛紛附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