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著封后大典很快就要到來, 宮人們變得一片忙亂,到處都喜氣洋洋的,一改前些日子的壓抑。 未央宮里, 拙心等宮女也在緊張的收拾著東西,那日皇上冊封的旨意下來后,內(nèi)務(wù)府那邊就開始按著自家娘娘的喜好把坤寧宮重新收拾出來, 今日內(nèi)務(wù)府總管更是親自來過來說,娘娘隨時(shí)都可以挪宮。 顧珞瞧著未央宮這一片的歡喜,卻是不由回想起了上一世,此刻自己擁有這樣的幸福,似乎上一世那樣的凄慘, 也變得遙遠(yuǎn)了起來。 見娘娘竟然在哪里發(fā)呆, 拙心笑著跑過去道:“娘娘,您在想什么呢?” 顧珞笑著輕抿一口茶, 道:“本宮只是覺著時(shí)間過的真快, 回想起之前發(fā)生的好些事兒,都覺著有些許的恍惚。” 拙心聽著,也不由笑了起來。 主仆兩人正說著話呢,卻見玉春急急走了過來, 回稟道:“娘娘,您怕是不知道,國公爺方才上了折子, 說是懇請皇上封姨娘為一品誥命夫人呢。” 玉春口中的姨娘正是顧珞的生母明姨娘, 這若換做常人,聞著這消息,當(dāng)然會(huì)覺著歡喜不已。可顧珞卻并不這么想。 她這封后大典還未過,自己的姨娘便要封了一品誥命, 甚至壓了逝去不久的寧國公老夫人一頭。 這樣的事情,如何不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當(dāng)然,顧珞并不疑心寧國公有什么壞心眼兒,她這大哥她是知道的,只怕聞著皇上冊封自己為皇后的旨意后,就已經(jīng)想著如何討好自己了。 可這件事情在顧珞看來,卻沒有這么簡單。她絕對不能讓寧國公亂來的,她更不能讓這樁事成為被人捏在手中的把柄,也不想因著此事,讓兒子也被人指指點(diǎn)點(diǎn)。 何況,顧珞已經(jīng)是死過一次的人了,對于她來說,死后哀榮又有什么意義,又何須為了這所謂的哀榮,把事情弄得這般復(fù)雜。 這般想著,等這日晚膳時(shí),在慶和帝和顧珞提及此事時(shí),顧珞緩緩站起身,跪在了皇上面前,鄭重其事道:“皇上,臣妾知道大哥何以上了這樣的折子,可臣妾不能任由大哥這樣胡來,更不能讓朝臣還有天下人因著此事非議皇上。” “若臣妾因著自己的私心,對這事兒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想著自己,那臣妾如何能配得上皇上對臣妾的寵愛。” 對于慶和帝來說,見到寧國公的折子時(shí),其實(shí)也是有些猶豫的。 可是,想到自己心愛的人,想到她自幼受的那些委屈,他當(dāng)然想借著此事哄她開心。 可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珞兒,并未恃寵而驕,并未仗著即將到來的封后大典而默認(rèn)下此事。反而是一心一意的替自己著想。 想著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慶和帝伸手便拉了顧珞坐在他腿、上,溫柔道:“珞兒這樣事事替朕著想,讓朕心中有愧啊。” 顧珞笑道:“比起皇上替臣妾所做的,臣妾這樣做,又算的了什么呢?若沒有皇上,臣妾如今只怕是青燈常伴,如何會(huì)有眼前這樣的幸福。” 永平宮里,嫻嬪聞著寧國公上的折子,心中其實(shí)是頗有些幸災(zāi)樂禍的。 畢竟,若顧珞就這樣讓皇上封了她那姨娘為一品誥命,那她這皇后便是立身不正了。 以后的日子還長的很,許什么時(shí)候帝后生了嫌隙,那她的二皇子,也少不得會(huì)被皇上重用。 可她沒想到的是,皇上的旨意卻遲遲未下,等她悄悄差人去打聽時(shí),卻聽說宸貴妃為此事竟在皇上面前請罪,甚至攔著皇上呢。 聽著這消息,嫻嬪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她似乎知道自己輸在什么地方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