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快到了第二天, 慶和帝用過早膳之后就回宮了。 翊和宮里,聞著皇上回來會直接去了慈寧宮,魏貴妃想了想, 也往慈寧宮去了。 慈寧宮 太后和慶和帝正下著棋,太后的心思卻并非都在棋局上,下至一半, 太后不免看著慶和帝道:“哀家看著你登基至今這么些年,倒是第一次見你這樣心疼一個人。可話本上所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真的有嗎?哀家和你父皇, 雖有著夫妻情分, 可到了后來,因著儲位之爭, 也生了不小的嫌隙。而這顧氏, 你這般寵著她,哀家也幫你護著她,可等她真的成了這宮里的人,你便是有心想時時刻刻護著, 怕也很難做到那般謹慎。” 慶和帝倒沒想到母后會和自己說這番體己話,他手執白子,神色凝重, 半晌才回道:“母后, 顧氏并非愚笨之人,不會單純的活在兒子的庇護之下。至于母后所說的白首不相離,兒子會努力做到的。母后怕是不知,那日在靜華寺, 顧氏抽到那張和孝儀皇后一樣的簽時,她就引起兒子的注意了。” 郭太后雖知道兒子待顧珞不一般,可聽著這番話,還是不由暗暗嘆息一聲。 不過她也未再繼續這個話題,反而是提及了之后顧珞入宮的事情來。 這若不是因著顧珞被德昭公主算計承了寵,若不是顧珞才和承恩侯世子退了婚,依著太后的意思,如今有了身孕,大可以直接把人留在宮里。 可偏偏,有這么些丑事擋在這里。 皇上便是不顧及自己的龍威,也該替顧氏想想,這若傳出她在宮里就有了身孕,別人只會說她德行有虧,更覺得定是她故意勾、搭了皇上,到時候流言蜚語,只怕能壓死人。 當然,太后也知道,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兒子也是不放心顧氏在宮里生產。畢竟,當年寧嬪生孩子時,五皇子直接就夭折,三公主勉強活下來,卻也有早夭之像。 這事兒雖未查明是有人動手腳,可兒子當時看著裹在襁褓中奄奄一息的五皇子,怕是到如今都心有余悸吧。 而這之后,不管是婉嬪,周貴人,張貴人,還是其他美人,都未有過身孕。 可以說,兒子膝下皇子就這么四個,若真正計較起來,兒子這子嗣,算不得多。 所以,太后私心覺著,兒子也是無奈,才先讓顧氏往萬壽山去住。 可這孩子,到時候又如何處理,太后想一想都覺得微微有些頭痛。 慶和帝卻早做好了打算,他原先想過,每年萬壽山那邊會有各藩國進獻的美人,往年慶和帝懶得理會,可現在大可以當是萬壽山的美人給他生了孩子,之后讓這美人和顧珞住在同一宮,孩子也就順勢養在顧珞跟前了。 之后再想法子把孩子記在顧珞名下。 可昨日等他看著顧珞已經顯懷的肚子,他卻改了主意。 這孩子既是顧珞生的,他如何忍心孩子這樣名不正言不順,那便不費這些周折,直接在側封顧珞的當日,同樣提及這孩子的存在。 而這一切,大可以說是太后憐惜顧氏,所以才下了口諭,讓顧氏留在宮里,至于為何承寵之后要往萬壽山去,這大可以說有術士說過,孩子出生前不宜留在宮里,否則會有早夭之像。 既然有了五皇子的先例,大家雖心里有疑惑,卻也不至于會弄的滿城風雨。 這個法子,郭太后直接就愣在了那里。 可沒等她說什么,卻見有宮女進來回稟:“娘娘,貴妃娘娘過來給您請安了。” 皇上昨夜離宮未歸,魏貴妃這么急著就往慈寧宮來堵人,郭太后想想這事兒就覺得好笑。 很快,魏貴妃就進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