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事即便大太太不提, 寧國公老夫人其實也已不想讓顧珞在府中礙眼了。 可她卻還是有些猶豫,畢竟,嫻妃娘娘前幾日才召了這丫頭往宮里小住, 出了這樣的事情,非但是他們寧國公府名聲受損,嫻妃娘娘那里, 若是處置不好,嫻妃娘娘也跟著面兒上不好看。 而且,也不知為什么,按說這丫頭落得如今這樣的境地,寧國公老夫人總該出了一口氣了。可不知為什么, 這幸災樂禍的同時, 她卻有些心神不定。 大太太瞧著老夫人這神色,怎能不知道老夫人在顧及什么, 只聽她冷笑一聲, 道:“母親,那我們索性再留她在府中一段時日。” 一旁,董嬤嬤聽著這話卻是小聲道:“老夫人,夫人, 奴婢有話也不知當不當說。您準備把小姑奶奶送到外頭的莊子上避嫌,倒也沒人敢說什么。可和承恩侯府的這婚事,卻是萬萬退不得的。” “若是退了這婚事, 不讓外頭人覺得我們寧國公府好欺負嗎?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嫻妃娘娘與貴妃娘娘相爭多年,如何樂意見著這鬧劇就這樣結束。” 董嬤嬤畢竟侍奉寧國公老夫人身邊多年,這些話別人說不得,她卻是說得的。 聽著她的話, 寧國公老夫人眉頭緊蹙,看著她道:“你的意思,我們得逼著這丫頭主動避居妾位?” 董嬤嬤點頭道:“是啊,依著二公主的性子,事情鬧騰成這樣,怕是哭喊著也要嫁給承恩侯世子的。可若這個時候,小姑奶奶主動提出避居妾室之位,這戲就更好看了。” 寧國公老夫人聽著,不由點了點頭。 一旁,大太太急忙道:“母親,董嬤嬤這話倒是有幾分道理。也是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的,還想著只要這丫頭能不在府中礙眼,大可以等承恩侯府的人退婚之后,逼著她攪了頭發往庵堂去住。” “可聽嬤嬤這么一說,這事兒還真不能這樣做。這丫頭雖已經是棄子,可若能避居妾位入了承恩侯府的門,那這件事情該惹多少人非議啊。嫻妃娘娘和貴妃娘娘相較多年,這次,嫻妃娘娘該占了上風了。” 大太太說完,見老夫人沒反駁,突然站起身,緩緩跪在了地上。 看她如此,寧國公老夫人怎能不知道她怕是又有了別的心思。 寧國公老夫人猜的不錯。 這自打那日顧錦寧被人從宮里送出來,這事兒,讓大太太頗為覺得頭痛。 這世間哪有不透風的墻,如今京城這些世家大族皆知道女兒御前失儀,如何能不連累女兒的婚事。 也因著這事兒,大太太都快愁出了白頭發,可她畢竟這么一個嫡出的閨女,精心教導,怎肯讓她低嫁。 可現在,她若能逼著顧珞主動避居妾室之位,那這事兒,肯定會在嫻妃娘娘面前記了大功。 到時候,她若撮合女兒和安國公府世子爺,她也算終于能松一口氣了。 聽著大太太的謀劃,寧國公老夫人卻是一把摔了桌上的茶盞,氣呼呼道:“你趁早歇了這心思,這事兒,我不會同意的!” 見老夫人這樣動怒,大太太卻是第一次豁出去了。在她看來,老夫人不偏袒自己嫡親的孫女,卻要護著娘家那侄孫。 這世間哪有這樣的道理。 只聽她哭著道:“老夫人,妾身若還有別的法子,又怎敢打這主意。可如今,寧丫頭婚事如此棘手,老夫人難道就不憐惜寧丫頭嗎?” “何況,是誰把寧丫頭害成這樣的。若非嫻妃娘娘之前那樣的態度,妾身怎么會一門心思想著讓寧丫頭做二皇子妃。可現在,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說,還多了那么多的流言蜚語。嫻妃娘娘但凡有些慈愛心,該也知道補償補償寧丫頭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