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唉!”宋景又是嘆息一聲。 宋揚也微微搖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只能寬慰幾句。 “唉?阿揚啊。要不我把這混小子送江州去吧!江州的學堂可是大乾第一流的,讓他去受幾年管教,學學做人也好!”宋景突然抬頭看向宋揚說道。 宋揚捏捏下巴,想了一下道:“太遠了吧,到時候想家了也回不來啊。” 宋景想退休退不了,他擔心宋揚會對他有忌憚。 便順勢提出讓兒子去江州,這樣宋巖就成了質子。 這種事情宋揚是不拒絕的,不是他想要什么質子保障。 而是他真的想讓家里的子弟去江州學真本事。 江州學堂教的東西都是現代化的東西,能從江州畢業了,好歹以后不會是個二世祖。 只不過千里迢迢從廣州去江州求學,對于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也是夠為難的。 “這個……” 宋景雖然想到讓兒子去江州,但宋揚說的也沒錯,太遠了。 他想見兒子也不容易。 “不行!還得去!為了他以后的成長,也得為了老子以后能清閑省心點兒!” “必須得去!讓蘭兒帶他去吧!”宋景下定決心,同時也給女兒宋蘭派了個活。 宋蘭現在逐漸退居幕后,已經不需要拋頭露面了。 讓她帶著宋巖去江州求學倒也還好。 只不過宋蘭要是去了,那就得好幾個人。 宋蘭已經成家,丈夫是嶺南道大族的長子。 雖然這里面有政治婚姻的因素,但宋蘭與他丈夫也是自幼相識,算是青梅竹馬。 兩人去年成婚,現在沒有子女,讓他們帶著宋巖去江州,一來宋巖能接受江州先進教育,二來宋蘭兩口子在江州也能進修進修。 宋揚琢磨了一下便應了這事兒。 說到底還是宋景的家事,他非要這么安排,宋揚也不會反對。 叔侄倆聊了一會兒,話題聊到了嶺南道商路之事。 現在南北交通主要是通過水運,海船從廣州出發,經泉州、福州等地到達江南地區。 沿途的港口建設的都比較完善。 宋揚從北向南一路過來,對港口的建設是比較滿意的。 “對了,三叔。咱們以后要開展海貿,港口方面,還要往南考慮考慮。”說到港口,宋揚開口道。 “往南?你說崖州那邊?舍城早些年就有港口,停靠海船不是問題。”宋景說道。 他所說的崖州就是海南島海口周邊的州府。 此時的海南島已經有崖州、儋州、萬安州、振州四個州府。 環繞海南島也有一些城鎮,發展程度比灣灣好了太多。 崖州位于海南島北部,舍城是崖州府城,在后世海口的東邊一些,沿著舍城水建設。 舍城水入海口有海港,福成也有小港,都可可以停靠大型海船。 舍城港口對面的徐聞港口也早就存在,這兩個港口一南一北控制著瓊州海峽。 嶺南道東西兩邊的物資交流,都得靠這兩個重要的中轉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