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十二月十五,準備了兩個月的大型祭祀如期舉行。 這兩個月,宋揚是讓征西軍搜集了匈奴東侵期間因為戰士犧牲的戰士的名字,還有那些可以找到的人的尸骨。 宋揚在疏勒城外建立了一座陵園。 并且豎立了一個紀念碑。 這套儀式與江州那個北伐紀念碑的儀式差不多,對于凝聚人心的效果極為明顯。 儀式上,宋揚還將各部族的領導人物都找了過來,他們中很多人參與了東侵。 就像月氏人、波斯人、烏爾都人之類的代表。 當然也有些是幫大乾抵御匈奴人的,比如大小勃律、龜茲人、疏勒人等。 “這次戰爭給西域地區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連之前的天災降臨都沒有造成過這么大的傷亡,卻因為戰爭死傷無數!” “諸位!天災是自然現象我們無法避免。但戰爭卻是人禍,我們有因可尋!” “這次將大家召集起來,就是讓所有人緬懷先烈警惕戰爭,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現在的和平,都是用這上面的名字換來的!每一個名字都代表一個生命!” “生命無論高低貴賤,他們為西域的安寧做出了貢獻,顯出了自己的生命!這就應該值得被尊重、被銘記!” 宋揚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講,各部族的人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演說。 一個個都被宋揚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這一刻征西軍與各部族才真正誠心實意的歸附宋揚。 大乾也終于將西域牢牢掌握在手里。 祭祀結束以后,龜茲城舉辦了大型的文藝匯演。 各部族都要拿出一個節目。 這場春節聯歡會舉辦的還算順利,就連一向有仇的波斯人和烏爾都人也沒有臉紅脖子粗的叫著要干架。 第二天各部族各自散去,宋揚則著急了西域地區的骨干,商討起了西域地區的長久安寧與發展。 “阿揚。這幾天王叔是真的佩服,那些桀驁不馴的部族竟然全都對你死心塌地。我相信只要大乾還在,這些部族就不會有二心。” 宋熹也來了西域,消滅了匈奴,結束了西域之戰。 留在后方的宋熹也被邀請到龜茲城參加祭祀活動。 包括方哲那些在隴右道辦差的也都叫了過來。 宋揚打算集思廣益將西域的長治久安做好。 “王叔。本王在時,西域可能不會亂,但幾十年后,一百年后呢?” “當本王不在了,西域各族的領導人又換了一茬、兩茬,甚至更多。那西域還能否穩定住?” 宋揚搖搖頭嘆息一聲道:“個人威望與王朝威望不是解決西域問題的關鍵。” 宋熹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與宋揚這個大侄子接觸的時間越長,他月覺得宋揚的見解高深。 “諸位,有什么想法說說看。就一個主題,長治久安。”宋揚看向眾人。 宋熹搖搖頭,剛才他提出了個人英雄主義,不過宋揚并不贊成,現在沒有好的想法。 老將軍打了一輩子仗,對西域的確也非常了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