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努力成功了。 為了這事兒,據說洪州王府大宴三天…… 給女兒取了名字,兒子也會爹爹的叫了。 宋揚的家室祥和順利。 就等著北上隴右道了。 出發之前,宋揚去見了老太師。 老太師和他講述了一下宋輝、張舟等征西軍諸將的情況。 老太師不愧是三朝元老,有他的指點,宋揚也提前對征西軍、宋熹等人有了初步了解。 后續的工作也能更好的開展。 九月一日,宋揚帶領江州復興軍出發了。 實際上江州只派了一千人。 這一千人作為宋揚的親衛,而主力部隊則要去房州匯合。 江州兵調往隴右道實在有些遠了。 從房州調兵卻方便很多。 而且魏南的西路北伐軍剛剛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士氣高昂,戰斗力也很強。 帶他們去隴右道,去西域也能大殺四方。 宋揚于九月初六抵達房州,會師以后繼續北上張掖。 九月十七,大軍進入甘州地界。 甘州王宋熹親自來到甘州邊界迎接宋揚。 “賢侄!你可算來了!王叔等你好久了!” 宋熹是個大個子,卻長得精瘦精瘦像根筷子一樣。 他弟弟房州王宋晗也是大高個,但卻身材魁梧膀大腰圓。 也不知道這兄弟倆吃了啥不同的伙食,這么大差距。 “王叔辛苦了,還要來這么遠接我。” 宋揚親切和宋熹打了招呼,又將他請上了馬車。 宋熹給宋揚的第一印象還算不錯。 而且這些年經營隴右道,也有些民心。 百姓的支持和信任是無法作假的。 這一點也是宋揚非常看好他的地方。 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說明他的工作干的很好,百姓們認可。 這樣的人,宋揚也會認可,也會支持。 “賢侄。小王之前有些……” 馬車上只有宋揚和宋熹倆人,宋熹提起了前事,本想解釋一下為啥沒有早點投效的問題。 宋揚卻擺擺手道:“王叔。前事無需再提。您與征西大將軍開發隴右道、守衛西域皆是有功。這就是您應該做的,也是您做的對的!” 宋揚認可了這些年宋熹和宋輝做的事情。 雖然對中原穩定統一沒有貢獻,但對西域疆土的守衛,卻是實打實的。 征西軍為此還付出了幾萬將士的生命! 這些事情都是不能被忽略的。 聽了宋揚的話,宋熹突然有些感到有些慚愧。 “是王叔錯了。王叔終歸還是自私自利了啊!”宋熹感慨一聲。 “王叔。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相比于其他人,您已經做的很好了。”宋揚笑著說道。 宋熹抬頭看了看宋揚,半晌后,又伸手拍了拍宋揚的肩頭道: “阿揚啊。你的胸襟我無法比擬,或許大乾在你的手下,真的可以重歸盛世!” “從今往后,王叔就跟你混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