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師傅累的心臟直突突,劉保也是腰酸背痛。 王木月鐵匠出身,天天掄大錘還有把子力氣,但連續高強度作業大半宿也是累的滿頭大汗。 四個護衛精神狀態最好,他們是軍中好手,剛才干的活也都是些打下手的活,所以現在還勉強還扛得住。 “這回沒問題了吧,走咱們去試試水了!” 看著加上龍骨似模似樣的鐵船,宋揚拍了拍手十分滿意的說道。 “王爺,這大天黑的咱們去哪試水?”老師傅靠在墻角有氣無力的問道。 “哦對,江里這時候看不清了情況了,有漏點也找不到。”宋揚點點頭深以為然的說道。 聽他這么一說,幾人都以為今天就此下班了。 連靠在墻角的老師傅都坐直了身板兒。 結果,還沒高興起來,就聽宋揚這個狗比說道:“那咱們去船廠吧!” 江州造船廠有幾條水道是從鏡湖里引水進工棚的。 在工棚里可以點著燈火。 宋揚說起船廠,老師一陣無語。 您說您剛才要是聽咱的,咱們早點兒去船廠那里,直接在那邊造船不好嗎! 船廠那么些個工人,大家伙兒一起干,這小破船早就弄好了! 可是老師傅不敢說,只能聽著宋揚咧咧。 宋揚也是自覺良好,沒認為自己哪有問題…… 劉保王木月雖然累,但鐵船已經弄好了,也就不差下水這一哆嗦了。 宋揚讓護衛找了一輛拉糧草的輛板車過來,順便又去護衛營找了幾個幫手。 十來個人費勁巴拉的把小船抬上了板車,差點兒直接把板車壓翻了。 擺正了位置,幾個人都翻身上了板車。 這一刻,連宋揚這個強化身體都覺得身上一輕舒坦至極。 打發了來幫忙的護衛回去,還是他們幾個人。 宋揚親自坐在前頭拿起了小皮鞭。 只見宋揚抬起皮鞭一抽老黃牛屁股:“駕!出發!” 老黃牛:“哞……” 板車,原地晃了晃硬是沒動地方! “咳咳!咱們下車,搭把手推下!”宋揚干咳兩聲道。 老黃牛剛才才拉著一條鐵船外加好幾個人,能起步才怪。 大家只好又下了車,費勁巴拉的推著牛車緩緩的往船廠走去。 到了船廠,劉保聽見了寅時的梆子,再有半個來時辰天該亮了! 宋揚等人來到船廠,這里依舊是燈火通明,兩條進度不一的大船正在連夜制作。 宋揚要造大海船,而且要的比較急。 工人們現在是三班倒白加黑,加班加點的忙碌。 其中一艘已經初具規模,明年就能下水了。 宋揚有日子沒來了,看到大船進度頓時來了興趣。 他往大船走過去看進度,船工老師傅立刻放松下來,直接靠在牛車上睡著了。 劉保和王木月也沒精神頭了,一個個斜著牛車打起了瞌睡。 只有四個護衛十分敬業,強忍著勞累跟在宋揚身邊走向大船。 看到宋揚幾人,進度快的大船上,下來一個中年男子。 這人名叫林盛是船工老師傅林會的大徒弟也是侄子。 早就成手了,可以做一艘船的大工匠了。 大工匠就是工班班長,可以處理本工班負責的這條船的一切基本問題。 也是負責本工班的各種生產任務。 他看到宋揚過來,忙的上來見禮。 “王爺!這大半夜的,您怎么來了!”林盛跑過來小心的問道。 這個點兒了,宋揚親自來了,他以為出了啥事兒呢。 “下午和你老叔研究個鐵船,弄差不多了。這不是來試試水嘛。”宋揚指了指身后的牛車上說道。 “哦?鐵船” 林盛一愣,和他叔反應差不多。 “一會兒試水都去瞧瞧。”宋揚笑著說道。 “那行。草民就借您的光,見識見識鐵船下水。”林盛也笑道。 他剛才掃了一樣牛車看到那邊三人在打瞌睡,便知道這船是熬夜趕出來的。 “來,正好來你這了,看看這船的進度。”宋揚指了指大船道。 “好嘞!您跟草民來,草民帶您上去轉轉?”林盛點頭哈腰的邀請道。 宋揚點點頭示意林盛帶路。 踩著踏板上了大船,站在船頭便能看清船上的大概情況。 船頭和船尾已經用龍骨連上了。 牽頭部分船底已經做好了,腳下的夾板鋪了三四米,方便大師傅們在這里觀看整體進度和問題。 這船上一共有二十幾個工人,都在加班加點的忙活。 現在工匠們分成了三個小組,一個在做宋揚腳下的船艙,一個在做中間船底,還有一個在外側做加固和拉螺栓的工作。 這大船是宋揚要求造的,按照工匠們的介紹,宋揚覺得這種大船別說去日本。 東南亞,中東非洲也能去得。 “王爺。這便是前倉,整個前倉會涂上桐油,再用閘門封死。中倉和后倉也是這么操作。” 站在船頭甲班林盛指著他們腳下的這個船艙介紹道。 宋揚點點頭道:“嗯!不錯!這樣可以起到防御觸底漏水的作用。萬一沉前面破了,關上密封艙門,還有后面兩個倉能用。” “王爺慧智!一眼就看出其中奧秘!”林盛抱拳佩服的說道。 他是真的佩服,宋揚的確是一語中的。 宋揚微微點頭,隨即又想到了什么,看向林盛問道:“船底都分倉了,你們還不知道鐵可以浮在水面?” 船底分倉,在宋揚看來,已經是掌握了浮力的原理了。 畢竟封閉船艙保留空倉這種操作,在后世的艦船中是基本東西。 結果林盛搖搖頭,表示沒見過鐵船能漂的。 而且這種封閉的作用,也只是為了防止漏水倉的水會倒灌入整個船底。 或者說目的是減緩事故時的沉船速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