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表彰大會之后是英靈祭祀。 這是宋揚更加看重的儀式,早就要求方哲準備了。 北伐戰爭中,三路大軍總陣亡人數超過了一千三百人。 當然其中半數是死于疾病、事故、意外。 但都算了陣亡,給了陣亡待遇。 這些人都是為了大乾的的統一和中興而犧牲的,他們的名字值得被銘記。 宋揚的指導下,方哲在江州中心廣場,豎立了一塊巨大的石碑。 石碑正面刻寫宋揚題字:“大乾英雄紀念碑。” 下書小子:“大乾英雄永垂不朽。” 紀念碑的背面,密密麻麻的刻滿了犧牲人員的名字。 每個復興軍都有名冊統計,所有陣亡人員全部都有明確的記載。 他們的名字被銘刻在紀念碑上,將永久流傳于世。 宋揚先是念誦悼詞告慰英靈,又帶領江州軍民向紀念碑獻上了花籃。 最后是楚子安和秦明帶領學校的同學們在大乾英雄紀念碑前宣誓向英雄們學習,為大乾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一刻,江州的軍民心中都升起了濃濃敬仰之意。 即便是犧牲烈士的家屬們,也覺得王爺做的太好了,頗有一種死得其所的感覺。 而復興軍戰士們,更是燃起了昂揚的斗志,恨不得將生命獻給宋揚,獻給大乾。 甚至期盼未來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也能刻在紀念碑上流芳百世。 老太師熱淚盈眶,歷朝歷代,沒有哪個王朝能給戰士的英靈烈士如此高的待遇。 前朝統治者都是視人命如草芥的家伙,自己為高高在上,根本不在乎底層將士的死活。 但老太師看的清楚,論戰士氣,大乾冠絕古今。 宋揚這一手紀念英靈,著實讓老太師佩服的五體投地。 宋揚不但給了烈士們名,也給了他們家屬實際的好處。 所有烈士結束都給安排了最適合的崗位,每個月還有烈屬津貼發放。 烈士子女也都給到了最好的教育資源,并且承諾畢業后給與有限選擇工作的權利。 這些都是人人羨慕的條件,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使他們應得的。 表彰與祭祀一番操作下來,江州更是民心所向,空前的團結,宋揚的人氣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