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天災已經過去六年,宋揚一直著力建設現代科學體系。 首先就是百姓們的識字普及率。 百姓們學了知識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強了。 所以江州推進一些先進科技或者機械時,百姓們大多很容易接受。 第一批入學的學生們經過了六年的學業,現在已經可以投入道社會實踐中了。 宋揚是想讓他們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但現在勞動力比較缺乏,加上有些學生入學是年紀就已經很大了。 所以宋揚也開了口子,讓學生們可以離校工作。 但學校的可也并沒有停,每日下了值還有會學校繼續學業。 楚子安就是這批學生,他們給社會帶來了先進知識和活力,讓江州的科技繁榮有了百姓們知識的基礎。 宋揚回來以后,第二個關注的重點就是今年的糧食安全。 隨著水力設施的完善和科學種田的普及,江州的糧食產量再創新高。 各地糧倉全都裝滿了,最后多出來的糧草直接裝船北上,完全能夠支撐起三路北伐的大軍均需。 當然,黔中道和劍南道也是糧食消耗大戶。 宋揚將那邊的情況和方哲一說。 方哲本來因為豐收帶來的喜悅神情頓時就垮了。 江州的糧食要供應三路大軍還好,但若在帶上劍南道和黔中道可就不夠了。 還好他們二州本身也能有些收成,宋揚這邊只需要給他們補充一些而已。 再說,鄂州、岳州、潭州等地的糧草也都有富裕,市價征收過來,就足夠了,還能給百姓們帶來糧食流通利潤。 除了民政與工業方面,另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戰事的后續工作了。 雖然三路大軍都已經取得了決定性進展,但戰事畢竟沒有徹底完結。 特別是東路軍,與倭寇的戰斗才剛剛開始。 各地戰報、消耗、兵員補充、傷兵治療、陣亡撫恤等等是想也要宋揚審閱。 江州的傷殘津貼和陣亡撫恤金很高,而且還可以給烈屬親屬安置工作。 將士們沒有后顧之憂,作戰自然非常英勇無畏。 忙忙碌碌一直到了十二月中旬,宋揚終于平靜了一些。 這天早上,宋揚舒展著筋骨,在后院打了一套太極拳。 突然想起了公孫奇的師父平真道人。 那老道自從來了江州,宋揚就忙的要命,家里衙門兩點一線,連和老道切磋的事兒都給忘了。 今日得空,宋揚便感覺手癢。 “小倩小婉,中午不必等本王了。我去大個家里。”宋揚沖著屋里喊了一聲,便興匆匆的出門了。 路過衙門,正碰到公孫奇來上班。 “王爺早。”公孫奇抱了抱拳。 “你師父呢?”宋揚問道。 “師父一直在我家修行。王爺您找他?”公孫奇疑惑道。 “是啊。這兩天不是清閑一點兒了,本王尋思找他切磋一下呢!”宋揚笑道。 “啊?那可是曠世之戰啊!王爺!您等著,我去找師父來!” 公孫奇面色大喜,他早就盼著王爺和師父切磋一場了。 公孫奇也好奇,到底誰才是天下第一。 “唉!不用麻煩人家道長過來,人家是修道之人一定喜歡清靜。反正咱也沒啥事兒,咱們去找他吧。”宋揚拉住公孫奇道。 “嗯嗯。走,我帶您過去!”公孫奇急切的說道。 “唉?王爺,大個,你們干啥去?” 倆人正要去公孫奇家,馬成和方哲一起來上班了。 “王爺要與我師父切磋武藝!馬總管,今日巡邏之事,您多擔待。”公孫奇一看馬成來了,立刻就請假了。 “行了去吧。我知道了!”馬成擺擺手,他不愛看人家比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