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百姓們不愁吃喝,住宿也有保障。 投靠宋揚以后,山南西道在江州的指導和山南東道的幫扶下,現在各州府都已經達到了自給自足。 而且洋州、梁州、集州三地的糧食產量還有很大富裕。 北伐以后,李承恩也沒少給魏南輸送糧草。 而且為了配合北伐,李承恩也派遣州兵在西京道邊界陳兵,給羅西集團也造成了一定壓力,幫魏南那邊分散了一定兵力。 和李承恩接上頭,后面的路就是李承恩在引領。 宋揚要先去一趟南鄭,山南西道收回來以后,他還沒有來過。 這次正好順路看看山南東道的民生發展。 路上,宋揚和李承恩說了劍南道受到吐蕃騷擾的事兒。 李承恩表示他也聽說了,并且為了應對突發事件,他已經在利州布置了三萬兵馬,隨時可以南下支持劍南道的防守。 “王爺。隴右道那邊宕州、武州等地原本賊兵控制的區域,前段時間都派人下官聯絡過,說是想投誠。” “下官那時不知您要往山南道來,所以文書送去了江州。” 李承恩說起了隴右道的事情。 前幾年隴右道被羅信集團征服了,涼州以東的區域都是羅信集團的地盤。 現在賊寇勢弱,北伐軍勢如破竹。 隴右道東南,靠近劍南道和山南西道的一些州府已經在為自己找后路了。 宋揚想了一下,給出了三條接收辦法。 “服從調度者,照單全收。” “重視民生者,原職留任。” “魚肉鄉里者,貶為平民。” “能接受這三條的,允許投降,不接受的,就等著大軍壓境吧。你這邊要在邊境施壓,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隨時使用武力。” 李承恩聽了宋揚的話,立刻抱拳道:“下官一定嚴格執行王爺的三策。隴右道那些州府兵力并不算強,若是出兵,必然可以順利拿下。” 李承恩現在的地位也是打出來的,前幾年民亂鬧得厲害,李承恩平定戰亂,也練了一支不錯的兵。 “行。你自己拿主意。能招降的,盡量招降,畢竟一旦動兵,傷及的還是百姓。隴右道這邊不是賊寇主力所在,不要大張旗鼓。” “是!下官明白!” 隴右道東側那些搖擺的州府該如何接收,和宋揚商量了一陣便算敲定下來。 收編三策作為指導性意見,是招降收編那些州府的前提。 李承恩的執行能力還不錯,讓他打羅信集團未必打的過,但是對付那些隨風倒的州府,沒有什么問題。 …… 到達南鄭已經是十一月六日。 路上經過的一些州府縣城,宋揚也看到了山南西道的百姓生活。 與探子們和李承恩的上報基本一致,宋揚也對李承恩的感觀加深了一些。 宋揚抵達南鄭,剛安頓好了住處,一封六百里加急自北地而來。 西京長安克復! 魏南拿下洛陽以后,立刻揮師西京,打了一場小戰斗便將部隊推進到了長安城下。 長安城本就不是什么堅城,天災以后也沒有修過。 大軍一來,隨便開了幾炮守城的賊寇將領就投降了。 “哈哈!好。干得不錯。讓魏南北上關內道與河東道,爭取春節之前,收復太原以南地區!” 得到消息宋揚大喜。 洛陽是賊兵重兵囤積之地,洛陽一拿下來,賊兵在洛陽以西的地區,就只剩下太原一個重鎮了。 姜鞏從洛陽撤退以后,絲毫沒有停留,一路跑到了太原。 魏南現在可以從容穩步的將太原以南的大片地區納為己有。 “李大人,還有件事要你來辦。從山南西道抽人北上,接收北地需要的人少不了。” 宋揚招呼李承恩道。 “是。下官馬上安排。”李承恩喜道。 讓他抽人去北地,那安排的就都是他的親信。 雖然不是說安插親信就會搞事情,但這也是宋揚對他信任的一種表現。 很快,李承恩就擬定了一份名單。 宋揚拿了名單大概看了看便點頭道:“行,就這么安排。剩下的位置讓喬景龍去填。” 李承恩是個會辦事兒的,宋揚讓他往北地填人。 但他可不會蹬鼻子上臉,把人都安排滿。 需要一百個人,他能給自己安排三十個就已經滿足了。 宋揚看了名單直接就答應了,李承恩也知道自己做對了。 “盡快讓這些人準備好,七天之內就要啟程。” “是!下官明白。” 十一月七日,李承恩打包了三千石糧食和一些肉食北上。 這是宋揚吩咐給魏南送去的勞軍獎勵。 讓李承恩去送,順便讓他帶著梁州兵將長安等地洛陽以西的地方站下。 洛陽那邊喬景龍會安排,這樣一來因為賊兵退走的真空區就可以迅速安定下來。 雖然隴右道那邊也需要用兵,利州也要留下備用的人應對吐蕃東侵的可能。 但是李承恩手下能湊起來的人也不算少。 李承恩這次是去長安送糧,再回南鄭就要將湊起來的州兵和要調動的官員帶去北上了。 而且要派人去北地接手,不可能只有一個,都得帶著州兵。 按照初步估算,可以調集五萬以上的州兵。 這些兵力已經可以快速安定西邊的真空區域。 當天,宋揚是和李承恩一起離開南鄭的,李承恩北上,宋揚東進。 李承恩走陸路,宋揚走水路。 南鄭上船,走漢水可以直抵襄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