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是去江南,可是江南大得很。 “要不咱們先去淮南找師叔,若師叔尚在,咱們也好聽聽他的意見?”二師兄齊元建議道。 王渾驀然半晌道:“也好,天下墨家只有我們兩支,若師叔這一支尚在,我墨家可能還有完整傳承……” 三人定下方向,一路朝東南方向的淮南道楚州而去。 上一代矩子收了兩個徒弟。 兩個徒弟雖然師出一人,但一者對墨家的機關術、匠作技巧等頗為精通,另一者則對墨家思想鉆研深刻。 上一代矩子死后,大師兄承襲矩子之位,也就是學了機關術的第三十六代矩子墨樞,是王渾三人的師父。 而他們的師叔,那個精通墨家思想的,則回了老家楚州。 天災之前,兩支墨者常有書信往來,師兄妹三人也知道師叔的地址。 一路風餐露宿的趕了一個月的路,終于到了楚州境內。 此時的楚州已經漸漸恢復了一些生機。 流民得到了安置,不再有人背井離鄉的乞討。 “楚州的情況比泗州、亳州等地好多了啊。” “是啊。百姓們面有血色衣著整齊,條件的確好了很多。” “難道這里的地方官很有能力?” 三人走在街上,正在議論楚州百姓的生活狀態。 突然前面出現了一對巡街的兵馬。 這一對兵馬一看就是出自行伍,各個目光堅毅,顯然是上過戰場的。 “你們三個,身上可有路引?” “有的,官爺您看。” 王渾拿出路引遞給那個隊長模樣的人。 那小隊長接過路引一看,頓時眉頭緊皺。 “你們是從河南道來的?”小隊長嚴肅的問道。 “正是。我三人是來楚州尋找同門的。” “呵呵。拿著賊兵的路引,竟然敢來楚州,未免是敵軍探子,先押回去等大人發落!” 小隊長一招手,士兵們一擁而上將三人擒住。 “你們干什么!” “什么賊兵,我們有路引,是信陽王治下的啊!” 三人大呼。 “狗屁的信陽王!一個賊子也敢稱王!帶走!”小隊長冷冷的說道。 王渾三人一頭霧水,怎們就突然成賊兵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