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宋凱將糧食改種了棉花,再從江州采購糧食,這是將命脈交到了您的手里。” 宋揚聽了這話,默默搖了搖頭。 他不喜歡這些算計,但是身在這個時代,就一定要面對這些。 吉州今年直接種了一半的棉花。 這不光是因為宋凱要將命脈交給宋揚。 而是因為棉花真的有賺頭啊! 拿著賣棉花的錢,可以買到種糧食根本無法買到的東西。 來回一倒騰,利潤何止翻倍啊,賺錢太香了! 所以宋凱回去以后和臥床的老王爺一商量,立刻決定轉型專門做棉花種植。 按照宋凱原來的意見,今年干脆全境種棉花。 結果還是那個臥床的老王爺勸阻,才只改種了一半。 宋凱不用為了總體的施政煩惱,只要賺到錢就行。 宋揚要求的災后恢復重建,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棉花賺到的錢,可以輕輕松松投入到經濟建設和改善民生上。 而且宋凱還跟百姓承諾,保底收購和低價供糧。 只要你種出來棉花,有多少要多少。 買了你的棉花,再賣給你低價糧食,保證你不會有挨餓的風險。 這種操作下來,百姓們也賺到錢,自然支持他的人就多。 況且宋凱父子倆在吉州本身的名聲和威望就很不錯,百姓們也愿意相信他們。 至于艱難百姓種植棉花的技術問題。 宋凱這家伙精明的很。 從去年開始就挨個州府搜刮會種棉花的流民。 到了今年春耕,吉州的棉花種植技術員,已經有幾百人了。 單說棉花種植技術這方面。 未必能比得上江北河南道,但是絕對是江南頭一號。 這些事情宋揚不知道,也懶得搭理他們。 第一批聯盟成員大多給了充分的自治權。 只要你們自己不作死般的亂搞,就隨你們。 而且,宋揚的直屬州府糧食產量是完全有保障的。 生產出的多余糧食也可以賣給吉州這種改種糧食的州府。 算是一種商品流通吧。 春耕工作結束以后,方哲回到了江州。 大家把相關問題又拿出來詳細討論了一下,如何執行,是否設立單獨機構,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何時開始推行政策。 諸多問題一一商量妥當,形成了文件之后正式發行下去已經是六月份了。 這幾個月,宋揚在弗朗基炮和紅夷大炮上的設計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果。 木質模板嚴絲合縫。 鐵質試驗品也在六月二號這天完成了。 一臺佛朗機炮、一臺紅夷大炮,兩種新炮同時擺在那里。 宋揚和一眾江州要員老早就來到了試炮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