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被閹割的豬豬經過幾天的修養,終于成功的活了下來。 江州歷史上第一頭成功的閹豬終于誕生了。 創造這項記錄的正是長壽來的金師傅,并且榮獲了提升一級薪資和任職江州司牧吏的獎勵…… 閹豬的成功,讓金建斌成功在江州立住的腳。 老包還給金師傅安排了住處。 畜牧廠旁邊挨著的一戶民居以后就是金師傅的了。 這里原來是老包,也是老包自己蓋的。 不過后來老包的兒子在新城里蓋了兩間土胚房,要接他過去。 現在金師傅來了,正好老包也要搬到新城去了。 雖然兩地離著不遠,但好歹是在城里不是。 看著老包騰出來的房子,金建斌激動的落了淚。 這輩子沒住過這么好的房子,無論是天災之前還是之后。 老包這人別看是管畜牧的,但是為人細致的很,房子收拾的相當利索了。 房前屋后還都中了蔬菜,甚至還養了幾只雞。 現在這些都給了老金,可見老包對于有人能接替閹豬的活是多么在意。 …… 閹豬成功了,畜牧業算是有了較大的發展,未來一段時間,生豬產量也會有一個提升。 農業方面,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工作也越來越繁忙。 宋揚每日里都要去田間地頭查看稻苗的生長情況和大田整地。 四月份稻苗就要移栽大田了,這段時間是最關鍵的時期。 三月的最后一天,宋揚正蹲在低頭數稻苗葉片,工坊派人來傳了消息。 王金石改良出了新款的蒸汽機,可以用在磨坊、紡織、加工等行業。 這段時間宋揚一直沒有關系蒸汽機的事情,這事兒急不來,宋揚不去催促也是讓王金石安心搞開發。 這不,今天王鐵匠就給宋揚送了一份大禮。 “轟咔咔~” “轟咔咔~” 宋揚來到蒸汽機生產車間,老遠就聽到蒸汽機的動靜。 王金石已經等在門口了。 “王爺。您看這臺蒸汽機。” 王金石引領宋揚進了車間,前面擺著一條蒸汽機,他鏈接的是一臺紡織機加一臺石墨。 一臺蒸汽機帶動兩個機械運轉,絲毫沒有任何動力不足的問題。 宋揚觀察了一會兒,蒸汽機的動力平順性比水力優秀的多。 “王爺,這臺機器是改良了第三版的機器了,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王金石介紹道。 這段時間,王金石和蒸汽機的改良團隊可以說是夜以繼日的忙碌。 眼前這臺機器已經是第三版的成品。 效果比之前的好得多,無論是氣密性、平順性還是動力輸出都要優越的多。 “諸位,辛苦了!”宋揚看向王金石、劉保等人。 事實證明,沒有宋揚的親自帶領,工匠們也能自行研發出更加先進的產品。 “都是王爺帶領的好!”眾人齊聲回答。 工匠們對送樣是發自內心的尊敬,沒有宋揚也就沒有蒸汽機的誕生,所以他們是真的不敢居功。 宋揚也不計較這些,又問了一下極其的適配性。 王金石表示,出了紡織機、磨盤,其他的機械也都試過了。 包括鏜床也能平穩運行。 以后可以用蒸汽鏜床代替水力鏜床了,這樣槍支火炮的生產也能提升很大的效率。 “這種機器生產速度如何?可以批量生產嗎?” 宋揚問起了產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