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起來方哲已經出行月余,但只是捎了幾封信回來。 都是平平常常的匯報工作。 譬如出行如何如何順利,荊州什么情況,峽州多少人口這種。 最近這十天卻一份信也沒送回來。 一說起方哲,宋揚心中也有些擔心。 找了于明過來讓他安排人去峽州那邊找找看。 于明雖然吩咐了人去尋找,但還是笑著勸慰道: “王爺放心吧,老方帶著五百復興軍呢,再說還有十把火槍,那些土包子根本沒見過火槍,光聽個響也能嚇住他們。” “希望不出什么事情吧,峽州那邊終歸是遠了些。在給老三送個信兒,讓他看著點兒那邊的情況。”宋揚皺眉道。 “嗯。老三那邊已經送信了。”于明點點頭。 他們在討論方哲的時候,方哲也在叨咕宋揚和于明。 “王爺也不知道如何了,之前報信的人回來說王爺帶兵去了饒州?” “那兩個鱉孫膽敢挑釁江州,一定是有來無回的。” “也不知道咱們這邊的事兒啥時候能了,趕緊收拾利索就回了。” 方哲坐在中軍大帳里一邊喝著茶,一邊絮絮叨叨的說著。 下首除了高俊巖、徐林外,還有兩個生面孔。 一名身材瘦弱高鼻小眼的中年人,他是峽州知府張文海。 另一個膀大腰圓,臉色黝黑的中年人則是峽州守備萬千言。 萬千言這名字聽著話多,實際上他卻是個悶葫蘆,你不問他,他基本上不怎們說話。 峽州地處山南東道南邊,東邊是荊州,西邊是歸州。 不算什么富庶之地。 天災之后峽州剩下的人口只有四萬多,一州之地分下去就沒多少人了。 所以戰事一起,很多地方看管不過來。 方哲來到峽州,就是幫峽州打仗的。 打的什么仗? 打誰? 峽州以北的房州、襄州、隋州。 三地的三位王爺都活著。 這三人也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 天災之后立刻動了心思爭奪地盤。 他們三家先是爆發了爭斗,打了半年,中間的襄州被消滅了。 地盤被隋州和房州給瓜分了。 之后又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勻,這倆人又打了起來。 不過隋州的勢力比房州還是差了一些,三個月就分出了勝負。 隋州直接被滅了。 房州也就成了山南東道的一方霸主。 這時候荊州和峽州投靠了江州,其實也是為了尋求庇護。 房州王是個暴戾之主,動不動就殺部下。 這性格和蘇州王很像。 王奔和張文海可不想等著房州王找上門來,所以才先一步投靠了江州。 不過這事兒被房州王知道了,便憤怒的興兵南下,要將峽州和荊州徹底收入囊中。 荊州幸存人口有近十萬,王奔又很早就開始準備了。 自己手下練的民壯都有兩萬人。 雖然散在荊州各地,但是防御進攻不成問題。 峽州這邊卻是個漏洞。 就這么點兒人,根本擋不住房州王的腳步。 幸虧方哲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