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本官江州水運總管,家父馬原。”馬成在此自報家門。 “哦哦。原來是馬都司之子。”王本懷再次抱拳道。 馬成的老爹雖然只是五品官,但是他的人脈很廣,船廠又是個肥的掉渣的衙門。 所以江寧的很多官員都認識他。 水運總管是個啥官兒,王本懷也不知道,不過能管著這么一只船隊。 他才不管你是什么官兒,只要能拉攏過來才是正事兒。 而且馬成說了,他是江州的官兒,不是宣州的兒。 這說明這只船隊是遠來的,能拉攏最好,實在不能的話也無所謂。 又不是臨近的宣州。 你們江州總不會勞師遠征乘船過來打仗吧。 “兩位。本官這次是奉王爺之命來江寧看看,但江寧這局勢……本官著實不明白。” “是他們造反!” 馬成一問這事兒,倆人又要吵。 但看馬成嚴厲的臉色,倆人又各自白了一眼。 將這倆家伙帶到船艙座下,馬成讓他倆輪流說話。 總算,這才把江寧的事情弄清楚了。 原來,天災來的以后,江寧破敗百姓流離。 剩下的幾位官員在潤州王的帶領下開展了救災工作。 同時也派了快馬快船往京城報信。 可是很快信使回來了,也帶回了京都崩毀的消息。 說是整個皇城都化成火海了,皇帝的太子應該是都掛了。 于是乎江寧的諸位大人覺得國不可一日無主。 他們應該另立新君,好盡快整合天下重振大乾。 這想法倒是沒毛病,所以他們選擇了較為正統的常州王。 常州王是宋揚的同父異母親弟弟,也是親王。 不過他生母出身低微不是嫡出,在繼承人排位上可不如宋揚,所以才十歲就被趕出京城就藩了。 在法理上講,他雖然不如宋揚,但好歹也是親王。 相較于江寧周圍的幾位王爺,常州王已經是上選。 于是幾位大臣便迎了常州王到江寧繼位稱帝。 結果悲劇的是,常州王才干了半個月皇帝,連名號都沒起好竟然就暴斃了。 對于新帝的死,大臣們分了兩撥,都覺得是對方搞的鬼。 爭吵了半天也沒吵出個所以然。 于是,其中一波提議立潤州王為帝。 另一波則提議立蘇州王為帝。 又吵了半個月,最后潤州王站著地利,順利繼位。 但是支持蘇州王的大臣明顯不甘心,于是他們帶著人離開江寧,直接去了蘇州擁立蘇州王為帝。 這些離開江寧的人里有不少是江南大營的軍官,他們走的時候也帶走了一半江南大營將士。 于是,兩邊各自立了皇帝,然后各自宣稱自己是正統。 之后就開始了討伐叛逆的戰爭。 從開戰到現在,已經打了個一個月了。 雙方陣亡蹤跡超過了兩萬人。 江南大營剩下的四萬多精銳,也打的只剩兩萬了。 最近半個月,潤州王一直處于劣勢,蘇州王的兵馬已經進入了常州境內。 這倆人稱帝以后,江南東道各州府態度不一。 其中潤州、常州、杭州是支持潤州王的。 蘇州、湖州、越州、明州則是支持蘇州王的。 至于其他臨近的州府,天賊人禍已經亂作一團,連像樣的政府組織可能都沒有了。 再遠一些的,天天忙著打仗,這倆皇帝也都沒空去顧及了。 所以到現在宋揚也不知道大乾已經有兩個皇帝了…… 如果不是他派了馬成出來看看,那就只能等到這倆人分出勝負,勝的那個還有余力照管江南諸地之時…… 聽完了這倆人的話,馬成很無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