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至于公文,清一色黑白。 不對,是黑黃,這時候的白紙是泛黃的。 看多了感覺自己都快成色盲了。 所以能夠使用有顏色的糧票,宋揚立刻不遺余力的推行。 大乾的印染技術足夠先進,染料的配置也很成熟。 而且礦石染料也不是可燃物,天災對染料的破壞并不大,廢墟里找出來不少存貨。 這也給了宋揚彩色糧票的充足染色物質(zhì)條件。 七天后,第一批糧票隨著旬日結(jié)算工分發(fā)放下去。 百姓們早就知道要發(fā)放一種票據(jù)代替糧食。 今日看了這種花花綠綠的票據(jù),一個個都很新鮮。 他們從來沒見過五彩的印刷品。 單從創(chuàng)意上來說,宋揚這種五彩的糧票是非常受歡迎的。 當然,領到糧票的百姓,很多人立刻拿著糧票去了供銷社。 對于很多百姓來說,還是拿到糧食更安心。 畢竟糧票剛剛推行,信用上還沒有得到實踐。 這些天來,供銷社已經(jīng)正式準備好了。 糧票發(fā)放的同時,供銷社也開業(yè)了。 主營是糧食,也包括一些肉類和工具。 不但賣東西,百姓們手里有多余的物資還能拿來換各種票據(jù)。 百姓們拿著糧票,很容易就在供銷社買到了糧食。 這樣一來,糧票的信用體系就算初步建立了起來。 “倒是挺熱鬧?!? 宋揚看著排隊買糧的百姓對方哲說道。 實際上如果百姓們把手里的票據(jù)全換了糧食,那和直接發(fā)糧食也沒啥區(qū)別了。 “王爺放心,票證制度本義是好的,只不過是剛剛發(fā)行,百姓們的信任度不是很足。” “嗯。本王也明白,這事兒急不來,以后咱們的票證能慢慢站住腳就行了?!? 果然下午換米的人明顯少了。 百姓們都知道糧票卻是有用,有的不缺糧食的人家,便沒有著急過來換糧。 效果比之前預期的還好一些。 “王爺,今天換出去的糧食有三萬斤?!? 下午魏南過來報告第一天的營業(yè)額。 宋揚和方哲這才徹底放心,今天可是發(fā)了十萬多斤糧票的! 效果很好,過程很順利! 這糧票,初步算是成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