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特別是拐賣少女進暗娼館的,是一等一的重罪,連當罪奴的機會都沒有。 王妃直接說,再缺人手,這種畜生也不能留,菜市口砍頭掛尸,才是他們的歸宿…… 一而再地嚴懲,加上幽州城的工坊多,底層百姓也能找到活路,沒有哪個女子愿意去做賣身的行當。 這幽州城還真沒了賭館和妓館,想聽曲看戲到是有正經的地方,茶館有掛牌彈唱的,梨園也有正經戲班子。 欽差團雖然遺憾沒有名妓陪游,也只能忍著。 卻說沈冬素看了一眼大棚蔬菜,并沒有下車進去巡視的打算,估計她真下車走一圈,里面的管事能把地薅禿了給她帶走。 趁時間還早,趕緊去萬書閣轉一圈,給龐先生和他的幾個老同窗拜個年,這都是幽州教育界的中流砥柱,不能怠慢。 趕到午飯前回到王府,她還得給寶寶們喂奶,漲起來不喂,很容易就回奶,嚴重的會發炎,奶水還會漸漸變少。 感嘆一聲,她這是連產假都沒有。凌墨蕭你給我快點回來啊!老娘要休假! 月見瞄她一眼,王妃說歸說,真給她放假,她鐵定又會泡在試驗室,研究新東西。 王妃就是閑不住的人,就像一些老農說,三天不下地,渾身骨頭痛。 王妃也差不多,閑上三天讓她賞花賞月啥也不干,她也會全身不舒服。 許久沒來萬書閣,變化還挺大。畢竟從單純的圖書館變成學院,一擴再擴,一建再建,如今的萬書閣比起長安的國子監也不顯小。 正門外的廣場極大,馬車如龍。修了長長的石階,一般學院怎么都喜歡修階梯?馬車要進學院里面,還得走另一個側門,正門根本沒法走。 龐先生說這寓意著學海無涯,需有跋山涉水的勇氣,才能登上高階。 在聽他說王妃可以走側門,馬車直接進入學院。 沈冬素干笑兩聲,那些過年沒家可回,或是不想回家的學生、夫子,都已經等在階梯兩側。 這個時候她說坐馬車進去,不顯得矯情嗎?不就是幾十層階梯嗎?我登! 手臂一屈,月見不動聲色地扶住,耳語道:“王妃放心,屬下會扶穩。” 沈冬素一步步登上階梯,跟每一個向她拜年的學生或夫子問好,再有龐先生在旁介紹學院景致,這階梯登得倒是不累人。 沈冬素就前世學院的階梯風格,向龐先生建議,可以在每一階側面刻上名人語錄,刻論語就不錯。 就算百姓不進學院,只看這階梯,也能學到幾句論語。 龐先生雙眼放光,覺得這個建議極好,大有先漢時,武帝立太學碑之遺風。 廓開太學,廣延群生。 萬書閣效仿,何止是教導學生,連普通百姓也能旁聽。過完年就找工匠來刻! 等走完階梯,來到正院門,沈冬素笑著給幾個老夫子拜年,送上年禮,一個挨一個說完話。 然后看到最后面站的竟然是謝青芷這小姑娘,她抱著記錄本,掛著更容易書寫的炭筆,笑意盈盈地向沈冬素揮手。 “給王妃拜年了。” 一問才知,這姑娘是聽說她今天先去軍屬區,又來訪萬書閣。軍屬區她沒跟上,提前到萬書閣等著。 “我們的雜志和報紙,都等著給王妃做專訪。就王妃初一來萬書閣走訪一事,寫成頭條,這一期的報紙定大受歡迎。” 沒錯,經過姜氏的時尚雜志熏陶,再有戰時的戰事報,勤奮好學的幽州各部,已經開始編著各種雜志和報紙。 不過最有名氣的還是貴女們創辦的時尚報,和幽州時報。一天一版自然是做不到的,目前是十日一版,每月出三版,廣受好評。 有不少外地商隊,專門到幽州來買報紙。沈冬素覺得,等印刷技術再提高一些,做到三日一版,報紙和雜志,定能成為幽州最有名氣的東西。 沈冬素對勤奮的謝青芷笑道:“難為你了,初一還要來書稿,那就跟著同行吧!” 謝清芷大喜,忙笑道:“王妃初一也沒得閑,書院的夫子們同樣到崗,我們怎么能偷懶?” 說話間走到正殿門前,一側立著高大的孔子石像,下面刻著論語中勸學的名句。 另一側則奇怪地擺了一塊巨大的怪石,已經磨石成碑狀,但上面什么也沒刻,沈冬素覺得這石頭上刻個巨大的‘勤’字才應景。 笑問龐先生,為何擺塊巨石于此? 龐先生忙解釋道,說此石是在山中偶見,他覺得應該刻上謹學名言于上,立于學院之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