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競賽經過一上午的鏖戰,暫時告一段落。 a區冠軍是顧思哲領銜的一中。 b區冠軍是振華。 下午就是總冠軍的誕生。 但此時沒人看好振華…… 實在是顧思哲的名聲太響亮了——天文啟明星! 學術界都鼎鼎有名的人物,跑到中學生賽場當指導,那不是降維打擊嗎? 雖然大多數學校都結束了自己的賽程,可他們并沒有走。 今天來的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大多數都是天文學的愛好者,又是周日,他們都想親眼看看顧思哲帶領的一中,能給大家多少驚喜。 這不,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六中和九中老師帶著自己的學生都聚到了一起。 “不知道下午一中會拿出什么樣的課題。” “就是可惜了咱們的木星氫氣說,可是研究了好久呢。” 聽到兩個學生討論,六中帶隊老師嘆了口氣,開導道。 “中天賽決賽比的是學說驗證,說到底就是在比各校對核心學說的理解程度。 往年咱們幾個學校研究的方向雖然不同,可大體都是十幾年前被科學家研究透的課題。 由我們帶領你們重新走一遍科學家的路,感受科學的神奇才是核心。 最終的評判結果也是以驗證的完整度來打分的。” 說到這,六中帶隊老師頓了頓。 “可今年……有顧思哲加入,那位的水平確實比我們高很多很多…… 一中今年的強大,前兩輪根本表現不出來。 他們真正可怕的是,還是決賽!! 顧思哲可以帶領這些幸運的孩子提前接觸一些,我們現在還無法完全研究明白的新穎課題。 對于這種尖端學者驗證完沒多久的學說,我們也只有干瞪眼的份。 他們只要初步驗證成功,不管完成度多少,都會強過咱們!” 說到這,一個學生瞪大眼睛道。 “老師,您的意思是今年比賽就完全沒學校可以和一中爭了唄?振華的也不行?” 旁邊的九中老師接過來話題,無奈苦笑。 “振華那三個高一的孩子確實很優秀,可他們還太小了。 而且沒有媲美顧思哲的老師,他們再天才,也不可能在這個年紀拿出可以和一中掰手腕的學說驗證。” 一個女生聽到這兒,不滿的嘟起嘴嘟囔道。 “就沒人管管嗎? 顧老師這樣的知名學者帶隊,對我們就不公平嘛!” 九中老師眼中閃過一絲柔和,輕聲解釋。 “顧老師的參加,無疑是對咱們盤龍市幾十年舉辦中天賽的肯定。 不管是對大賽的宣傳,還是對你們的教導作用都有利無害,組委會怎么可能拒絕他參加?” 這些學生都是兩個老師的愛徒,對于這次打擊,他們也無奈,六中老師也開口幫著安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