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漲勢喜人-《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頁
朱棣驚訝得瞠目結舌。
一千多萬兩紋銀……
就靠賣那些土地?
他看著張安世,驚嘆地道:“好,太好了,真是想不到,萬萬想不到啊……如此一來……豈不是……豈不是……這整個直隸的鐵路修建的銀子也就都有了?”
張安世笑著道:“陛下,鐵路是鐵路的賬,商行是商行的賬,修鐵路拿的是右都督府的公債修建的。”
朱棣站起來,來回踱步,他顯得格外的激動。
沉吟良久之后,他突然站定,看著張安世道:“這樣會不會有些不妥當?若是如此,這右都督府的公債如何償還?“
張安世神色從容,顯得很是自信地道:“臣自有辦法。”
朱棣凝視著張安世,滿是疑竇。
頓了頓,他道:“那商行的銀子呢?這么多的銀子……不如……商行也來修鐵路吧。”
張安世卻是搖頭,道:“陛下,鐵路還是官府來修為好,若是商行來修,不免越俎代庖。這鐵路關系到的乃是國計民生,若是商行這邊開了這個頭,卻未必是好事。”
朱棣皺眉起來:“那這商行掙來這么多銀子,又拿來做什么?”
張安世道:“陛下,臣察覺到……市面上銀價變貴了。”
朱棣露出錯愕之色,他不太明白張安世為何突然提起這個,卻是下意識地道:“是嗎?這是為何?”
張安世道:“臣讓人調查過,這是因為整個直隸商業開始興盛之后,大量的買賣都需要金銀,可天下的金銀是恒定的,雖說朝廷開采了一些金銀,通過外貿,也掙了不少金銀回來,只是因為金銀的需求量實在太大,而可供流通的金銀卻是越來越少!”
“所以……臣在想……若是繼續這樣下去,可能要出問題。”
朱棣挑了挑眉道:“什么問題?”
張安世便道:“陛下試想,這金銀擱在手里,好端端的,今年一枚銀元可以兌換十只雞,可到了來年,卻可購置十一只雞,會發生什么?”
朱棣有點沒耐心,便道:“你不妨把話說的明白一點。”
張安世只好道:“若果那樣,那么人們就不舍得將金銀拿出來的花銷,會將金銀藏起來,坐等增值。”
朱棣疑惑地道:“這有什么不好嗎?”
張安世搖搖頭道:“若人人都儲存金銀,那么商貿是要出大問題的。”
朱棣頷首,隨即就道:“那又該如何?”
“增加貨幣的供給。”
朱棣道:“如何增加?”
“印刷紙鈔。”
朱棣下意識的就道:“大明寶鈔?”
張安世苦笑道:“陛下,大明寶鈔的名聲已經臭了,所以臣以為,還是應該以聯合錢莊為骨干,將一大筆金銀作為儲備金,而后在這儲備金的基礎上,發行紙鈔。”
朱棣恍然大悟,他慢悠悠地道:“有了寶鈔的前車之鑒……”
張安世便道:“寶鈔的問題在于濫發無度,所以必須得有一個章程,印發紙鈔,得有一個規矩,而且要確保這個規矩盡力不得破壞。除此之外,要確保紙鈔可以隨時至錢莊取兌足額的金銀,大家才能相信紙鈔的價值。”
朱棣點了點頭,接著道:”此事你來辦吧,聯合錢莊……還是那個朱金當家嗎?”
張安世道:“正是此人。“f
朱棣微笑道:“此人打理商家,也算是勞苦功高,過一些時日,教他來宮中覲見,朕勉勵一番。”
張安世道:“陛下禮賢下士,實在教人……”
朱棣擺擺手:“少說閑話,這樣說來……掙來的這些金銀,都拿做儲備金?”
“是。”張安世道:“若無儲備金,不能確保人隨時可將紙鈔到錢莊兌換足額的金銀,只怕天下的軍民,不敢接受紙幣。”
朱棣嘆口氣,道:“此事,還是要穩妥起見,慢慢的來。”
張安世道:“臣也是這個意思,只是準備的工作,卻需要及早進行。”
朱棣道:“你來領頭,會同戶部、聯合錢莊,一起擬出一個章程。”
“遵旨。”
張安世想到要和戶部的夏原吉打交道,心頭五味雜陳。
壞消息是,夏公只怕對他會有什么意見。
好消息是,雖然有意見的,但是大家都在一條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陛下不是說了嗎?他張某人是廉頗,那夏原吉是藺相如。
朱棣此時心情不錯,因而道:“這些時日,倒是辛苦了你,你受委屈啦。”
張安世道:“臣可沒受什么委屈。”
“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泸水县|
徐闻县|
平乐县|
佛山市|
友谊县|
乐至县|
通渭县|
扎鲁特旗|
图片|
龙岩市|
龙里县|
广平县|
桂阳县|
久治县|
福州市|
安远县|
昂仁县|
镇江市|
贵港市|
琼海市|
德格县|
邹城市|
镇雄县|
武强县|
稷山县|
云霄县|
普格县|
正阳县|
敦煌市|
彩票|
藁城市|
微博|
大同市|
东乌珠穆沁旗|
新巴尔虎右旗|
顺昌县|
青川县|
象州县|
灌云县|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