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五百八十章重大發現!王浩:這就是引力場出現的原因!會議室。 所有人都帶著驚訝看向了丁志強。 海倫和陳蒙檬也說了很多的內容,說的有條有理、引人入勝,但多數人的認同度還是比較低的,主要就是因為太過于復雜,根本聽不太明白。 在座大部分都是實驗人員,牽扯到半拓步理論之類也只理解個大概,復雜一些就搞不明白了。 丁志強說的簡單直接,一下子就能夠聽得懂,而且也覺得可行性很高。 他說的就是控制變量。 在排除了原有反重力的因素以后,完全把其當做制造引力場的實驗,就可以用控制變量分組去除結構模塊,可能就會發現哪些模塊有作用、哪些模塊沒有用處。 當然,最壞的結果就是所有的模塊都有作用,實驗也就不會有任何的發現。 但不管怎么說,控制變量改變底層模塊結構,是有希望能夠有發現的。 在研究沒有任何頭緒的時候,這樣一個簡單直接、很可能會有發現的實驗方式,當然會受到所有人的歡迎。 好多人都帶著贊嘆的思考,“為什么,我就想不到呢?” 答案是,實驗太復雜。 他們所做的是β型超導材料的反重力性態測試,底層構架是非常復雜的,其論證邏輯牽扯很多的因素,也包括一些半拓撲結構理論方面的因素。 每當思考相關的問題時,總會受到反重力構架、半拓撲結構理論的影響,就導致完全找不到入手點,根本沒有頭緒、沒有思路。 丁志強說的控制變量實驗方法,完全排除了反重力的因素,等于是從零開始進行引力場的研究。 思維清晰到這種程度,就很了不起了。 海倫和陳蒙檬看向丁志強也滿是贊嘆,他們在思考的時候也沒有能完全排除實驗本身,也就是反重力因素的影響,可聽著丁志強的話,仔細想想確實非常有道理。 實驗設備的底層構架依舊很復雜,但確實可以分模塊的進行變量控制。 這樣的實驗并不難,有發現的可能也很高。 “丁教授,不愧是王浩最看好的學生!” “真是天才。” “說起來很簡單,但想到可不容易,我們完全沒有想到……” “是啊。” 在一大堆贊嘆的聲音中,丁志強感覺有些尷尬,他不太適應出風頭的環境,只喜歡很低調的坐在角落里。 實際上,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說的方法會得到這么多的認可,反倒是覺得想法過于簡單,會被所有人否定。 看看…… 兩位學姐說的多么復雜,聽起來就是高深的學問,做個對比來說,兩位學姐說的都是微積分級別的大學數學,而他說的就是小學整數的加減法。 兩者的差距太大了。 他之所以能想到控制變量實驗法,主要是因為過去的幾天時間里,他根本沒有去仔細想,而是一直沉浸在打游戲放松的娛樂之中,等到了昨天晚上的時候,才開始為今天的會議做準備。 然后他發現思考反重力問題太過于復雜,只是找資料、看資料的實驗都不夠,干脆就排除了反重力的因素。 “竟然真能行……” 丁志強在尷尬中偷偷的看了王浩一眼,就看到王浩朝他高高的豎起大拇指。 不過王浩并沒有夸獎丁志強,而是說道,“大家都說的很好!”他的臉上帶著笑容,語氣也充滿了贊嘆。 王浩贊嘆的不只是丁志強,還有海倫和陳蒙檬。 三個學生說的內容都給予了正確的反饋,換句話說,對于研究都是有幫助的。 海倫說的是理論研究問題,她想用半拓撲結構和實驗結果做對比,來找出半拓撲結構的幾何定向性。 這個觀點讓王浩確定引力場和半拓撲結構具有相關性。 陳蒙檬的想法和丁志強是類似的,只不過研究的是整體底層結構的變化,是以引力場的方向作為切入點。 這也是很好的想法。 王浩確定了引力場的方向,和底層的電流結構方向存在某種相關性。 他也試著建立了任務-- 【任務三】 【研究項目名稱:以β-cwy-137為基礎提升引力場強度。】 【靈感值:0。】 “果然!” 王浩感嘆。 有了一定的基礎以后,已經可以建立實驗任務了。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