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首先必須了解更多的信息,知道光壓發動機的科技在什么層次上,以及附帶相關的技術級別,才能針對研究應對方法。 但最初的討論模式基本相同,學者和科學家們對于給出的信息第一反應也是‘不可能’。 “這根本不可能?!? “光壓發動機屬于未來科技,現在最多也只能驗證理論問題。” “只完成一部分研究已經很厲害了。起降?開什么玩笑?” “這是假消息吧?” “雖然有衛星圖片,但會不會是魔術表演?比如他們做了一個模型,然后讓模型飛到了空中……” 最后的說法還是被直接否決了,因為大塊頭的發動機可以作假、起降場面也可以做假,但熱感衛星監測的高溫做不了假。 在起飛的發動機下方,確實檢測到了6500攝氏度以上高溫。 這個溫度下,不管什么東西都會被融化,隔熱都是沒有意義的。 除了發動機下側位置的最高溫度反應以外,地面也有熱感溫度數據,并且輻射覆蓋了很大范圍。 能量,是做不了假的。 科學家們帶著震驚分析起來,“如果確定是真實的,發動機下方出口處是在6500攝氏度,從理論上來說,內部的溫度應該在2000到5000攝氏度之間?!? “我們不知道技術原理,也只能從能量的角度進行推測。” “這個溫度制造出強光壓,原始理論層面是不可能的。要么原始理論是錯的,要么他們采用了一種全新的理論技術,降低了對于溫度的需求?!? “另外,有證明湮滅粒子技術確實和正反物質抵消的反應很類似,都是制造純粹的能量,準確的來說,是光能。” “還有,能確定他們的隔熱材料,最高能夠承受溫度超過7000攝氏度……” “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們只是實驗了技術,但一次實驗以后,會有大量的材料損壞?!? 最后一句話,讓決策人員們有了少許的欣慰。 他們可不希望未來科技般的高端航天發動機出現在種花家。 如果種花家真能制造出光壓發動機為推力基礎的航天飛船,他們在太空爭奪領域就會一敗涂地,甚至完全沒有競爭的機會。 這是不可接受的。 太空爭奪,代表著國家多領域競爭的未來。 掌握了太空領域的主動權,就會占據全面的軍事、科技優勢,技術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地面上再高端的科技,也變得沒有絲毫意義。 這就像是百年前,空中對地面的絕對優勢。 那些沒有戰斗機的國家,對于空中飛行的戰斗機沒有絲毫辦法,能做的就只是隱藏躲避而已。 當時還只是最低端、沒有防護的戰斗機。 若是換做現代高端的戰斗機,放在百年前可以橫行無忌,想要摧毀什么目標就能夠摧毀什么目標。 現在的光壓發動機就是如此,和光壓發動機支持的航天飛船相比,他們所掌握的太空技術,用‘百年前戰斗機’來形容,都能算的上是‘贊美’了。 因為他們的太空技術,也只是能讓裝置升到太空而已。 光壓發動機支持制造的航天飛船,可以在能源上實現自己自足,就能夠在太空自由的航行,同時能夠承載大量人員、配置高科技武器系統,甚至可以跨越星球進行航行。 這怎么比? 想想,都很絕望。 “研究,也只是剛剛起步,距離完成還很遙遠……” “肯定是這樣!” 好多的決策人員也只能這么想,因為他們發現沒有任何辦法去應對。 現在的種花家掌握了很多高端科技,軍事上也一定程度上超越阿邁瑞肯成為世界第一,除非是抱著人類滅絕的想法去打一場毀滅戰,否則就只能遠遠看著。 甚至,簡單的制裁都做不到。 因為種花家掌握著最高端的科技,還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他們可以用制裁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不被制裁已經很好了。 比如,阿邁瑞肯。 如果種花家限制一階材料的出口,阿邁瑞肯的很多領域都會被波及,尤其是高端制造業,會快速下滑淪為末流,市場則會被其他國家搶占。 最終,一系列會議的討論,也只得到了‘光壓發動機采用了新理論技術,并取得了一定成功’、‘種花家掌握的一階材料科技,很可能超出想象’的結論。 …… 光壓發動機實驗基地。 在提交測試結束以后,光壓發動機關閉了所有的裝置,并進行一系列的外部檢測,詳細的檢測要持續好幾天,也包括凹面反射鏡艙體內部材料檢測。 項目組也會對于每一個裝置,進行非常詳細的檢測。 這些都會成為寶貴的數據。 光壓發動機的起降測試取得了成功,中途沒有出現任何大問題。 基地內部也舉辦了簡單的慶功會。 在慶功會上,王浩當即做出了承諾,“成功,屬于每一個人?!? “下個月,會給每個人發一份獎金,大家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