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五百七十二章起飛測試!行星撞地球般的亮光,衛星中心:上帝啊!光壓發動機的起降測試正式開始。 為了保證人員的安全,所有人已經撤離到發動機十公里外,他們很清楚,即將看到的場面,可比大型火箭發射產生的效果震撼的多。 光壓發動機的激發動力裝置會噴射出高溫、高熱的超強光,理論數據來說,以起飛瞬時的最低功率,下方噴射出的強光溫度也會超過七千攝氏度。 這是非常驚人的數據。 太陽表面的溫度才只有5000攝氏度,已經可以融化幾乎所有的常規化合物,并讓絕大部分物質發生氣化。 激發動力裝置的噴口距離地面有二十米左右,強光抵達地面的時候,溫度也依然超過三千攝氏度。 這個溫度可以讓地面瞬時發生融化現象。 不過光壓發動機下方的地面,布置了隔絕熱量的抗高溫材料,倒不會讓地面發生太大的變化,只是表層焦灼而已。 發動機周邊距離最近的是12個大型的支架,距離中心噴射點在八十米左右,計算上的數據來看,地面散射的光抵達支架的溫度也有近1000攝氏度,但支架是抗高溫的,射光抵達支架位置時,光源的強度也會大大下降,鋼材支架倒是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另外,發動機噴口一公里附近的地面空氣,都會被加熱到八十攝氏度以上,五公里外也能夠感受到明顯的熱浪。 10公里外,才能保證安全。 即便是處在十公里、二十公里外,也能夠看到極為刺眼的光亮,會對于眼睛造成一種傷害。 所以進入防空洞的一行人,也不能夠直視發動機所在位置,他們也只能帶著防護鏡,以平視的角度朝著天空看。 如果發動機升到百米高空以上,有足夠的空間讓強光散射出去,看的就只是個強光柱甩尾,對人的眼睛傷害就沒有那么大了。 十公里外的小山。 身體外有厚重的鋼板隔層,內部還修建了高硬度的墻體,再往里就是控制中心了。 控制中心會通過雷達成像技術的屏幕,篩掉絕大部分的強光來觀看發動機的起降測試。 王浩也在控制中心。 光壓發動機項目實在太重大了,也沒有其他人敢于做指揮工作,王浩必須要親自做人,防止任何意外發生的可能。 他身邊站著兩個人。 一個是航天飛船工業公司的總經理臧春來,另一個是軍方研究員,電子系統負責人朱啟強。 朱啟強正在回報進度,“發動機預熱已經結束,內部溫度180攝氏度,并在逐漸降低……” “設備一切正常。” “預熱階段的數據偏差在誤差范圍內。” “已經可以進入下一步。” 王浩輕輕點了點頭,他盯著屏幕上灰白色的巨大圓球,深吸一口氣喊道,“各部分注意,實驗準備!” 一句話結束,所有人集中精神,都變得非常認真。 “電子系統自檢!” 第一步是進行電子系統和雷達的檢測,就和操作系統的自檢的意思差不多,保證電設備不會出現問題。 很快有報告說,“檢測結束,一切正常!” 王浩輕點頭,開始連續發布指令,“報告核設施數據!” “測試信號收發器!” “測試中子通道!” “報告電池電量……” 一系列的指令發布出去,也接收到了一個個的報告。 在確定各部分沒有任何問題后,王浩等了大概有十幾秒鐘,開口吐出兩個字,“通電!” 通電,不是點火。 點火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還是要重新啟動兩座強湮滅力場設備,并讓內部熱源強達到極限。 然后就是檢測發電功率。 在確定發電系統正常運轉以后,就可以切斷外部電源并打開中子通道,才能夠利用湮滅粒子技術,制造出高強度的光源。 當光源達到一定的強度,內部溫度上升到超過3900攝氏度,就可以開啟激發推進裝置。 這才是真正的點火。 激發推進裝置打開以后,底部就會噴射出強光并制造出‘最低程度的強光壓’。 這種最低程度的強光壓,提供的推力也只微微高出發動機受到的重力,發動機就會非常緩慢的上升。 現在是第一次起降測試,一切自然以穩妥為主,制造出最低程度的強光壓就足夠了。 起降測試預計目標,是讓光壓發動機升到二百米左右高空,隨后進行二十分鐘左右的懸浮。 在發動機懸浮的過程中,會進行一系列的測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測試就是平衡性系統。 平衡性系統測試,也是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環節。 平衡系統,顧名思義就是讓發動機保持平衡,凹面反射鏡最下方有個最大的激發推進裝置,實際上,反射鏡上下方各有16個噴口,安裝的是小型的激發推進裝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