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同時,好多國家和機構表現的非常積極,他們宣布會派出更多的科學家參與到新的粒子對撞實驗中。 經費有了。 科學家有了。 再加上和科技部門的合作,以及對于未來實驗的希望,核子組織快速成為了國際焦點。 巴茲博格-蒙特拉都感覺自己走上了人生巔峰,是他和種花家談成了合作,回到核子組織以后,個人地位都變得不一樣了。 比爾-布萊恩也有同樣的感覺。 當回到實驗基地以后,布萊恩就發現每個人都變的很精神,他們不斷詢問著強湮滅力場設備的問題,明顯對于未來非常期待。 他美滋滋的嘆道,“從今天開始,我們又是世界第二了。” “不管庫博研究出什么,他肯定不會比我們更早擁有區域性強湮滅力場設備,我們可以依靠設備做很多的實驗,還能一定程度上掌握這種技術……” “同時,還會有很多的機構主動和我們接觸,更多的參與國主動提供資金……” “未來,又變得豐富多彩!” …… 王浩對于合作實驗也是很期待的。 湮滅理論的研究已經陷入了瓶頸,他們必須要依靠更精細的實驗,拿到足夠多的數據才能夠反過來完善理論。 現在需要的就是等待。 王浩轉而關注起了光壓發動機的制造工作,新組建的航天飛船工業公司已經啟動了,大量的人員投入到工作中。 好多基礎材料被制造出來,并運送到各個實驗室和工廠,制造出成品以后就會被運送到基地做檢測。 如果檢測合格,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批量生產。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很快。 三個月時間過去了。 大批的材料不斷運送到光壓發動機的制造基地,周邊地帶的公路都被擠滿了,很多人都在基地中忙碌著。 這幅景象和核聚變基地類似,當時就圍繞一個主核心裝置忙成一團,只是光壓發動機比核聚變裝置要大太多了,即便就只是剛投入到制造,只是一個規劃的一公里空地以及周邊堆積的大量材料,就讓人產生一種正投入到宏偉工程的感覺。 王浩站在小山上遠遠看著基地,一邊和保羅菲爾-瓊斯說著,“發動機的問題還在于電能維持。” “我們的設計主要還是制造光壓,而不是轉化電能,就必須有好幾塊超導電池來維持電力,但也只能持續不到一個小時。” 他說的有些遺憾,“電力轉化實在太麻煩了。” “那也沒有辦法。”保羅菲爾-瓊斯道,“除非是建造空天母艦,才能完善能源轉化的部分,只是在研究發動機,優先解決的是光壓動力問題,不可能添加這一部分內容。” “是啊!” 王浩長嘆了口氣。 他們所說的能源轉化,就是把制造的光壓轉化為電力,聽起來似乎不難,但實際轉化有很多的問題。 比如,用什么轉化方式。 如果是在地面上進行能源轉化,可以選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最常規的蒸汽發電技術。 這是最簡單、直接,并能提供高轉化效率的方式。 在光壓發動機、空天母艦上就不一樣了,蒸汽發電的問題在于設備太過笨重,只是圍繞凹面反射鏡進行設計都是個大問題,若是放在其他部分就可能會出現能源不充沛的問題。 他們還有一種方案,是在凹面反射鏡內部布置硅基材料。 硅基材料,可以直接把光能轉化為電能,一階硅基材料的轉化效率也非常高,但問題在于‘壽命’。 光壓發動機是要持續運轉的,一直有高強度光源照射,會大大縮短硅基材料的使用壽命。 常規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用上幾十年,但進入到光壓發動機內部后,也許只需要幾個月就走到了壽命的盡頭。 這是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當然,問題和空天母艦的制造有關,光壓發動機的研究重點,主要還是在‘制造光壓’上。 王浩還是覺得不完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