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五百五十一章大型計算機組!張志強:能偷雞絕不摸狗!“這不可能啊……” 曹東明回到了辦公室,回想著和王浩說的內容,怎么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鎢硅合金早已經送到了梅森數實驗室,但王浩能夠拿到的也只有材料和一些簡單的實驗數據。 這些根本分析不出什么。 材料的性能也只有用實驗才能夠有明確的結論,尤其像是‘特殊環境下的抗疲勞特性’,只是簡單看看材料、看看數據,又怎么可能有結果呢?否則他們還做復雜的疲勞測試干什么? “我也是不只是確定抗疲勞性不達標,而且還給出了改進的方案,添加一階銀。” “神了吧?” 曹東明和王浩是老相識了,他也非常的信任王浩,但王浩做材料研究是基于數學分析的基礎上。 這是科學的信任。 現在的情況就有些不科學了。 他搖了搖頭,問下周晉,“王院士說的那些,你怎么看?我倒是覺得,鎢硅合金沒有什么問題,應該是達標的。” 周晉仔細想了一下,認真道,“現在的情況來看是這樣的,鎢硅合金的測試表現一直很穩定。” “曹主任,你說的也沒什么問題,有理有據、條理清晰……” “但我還是相信王院士。” 曹東明被最后一句氣的差點吐血,“你都說有理有據、條理清晰,還支持王院士?” “當然了。” 周晉理所當然的說道,“如果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比如說,王院士在物理學的某個領域上,和其他人有不同意見,你會支持誰?你會覺得誰是對的?” “王院士。”曹東明毫不猶豫的點頭道。 “所以啊……” 周晉道,“雖然道理都站在你那邊,但我還是支持王院士,而且這個事情也不是無法說出道理。” “我覺得王院士對于材料有獨特的理解,才能推斷出這些東西。” “王院士是個數學家,頂級數學家,他對待任何事情都非常嚴謹,不可能平白的這么說,其中肯定存在某種規律。” “還有一點要考慮,我們做的研究都是基于一階元素進行的,一階鎢、一階硅、一階碳,一階元素是怎么來的?” “都是王浩院士的團隊研究出來的!” 曹東明愣愣的聽著,仔細琢磨一下也有道理。 他滿是疑惑的皺起眉頭,從頭到尾仔細思考一遍,還是覺得無法理解,他干脆搖了搖頭,“這樣吧,既然王院士說吸熱太強,就讓研發組那邊測試一下。” “還有,王院士還交代說,要添加一階銀,也試試……” “總之,兩個同時進行。” 周晉點頭道,“好,我馬上打電話過去。” 王浩說‘吸熱太強影響抗疲勞特性’,已經指明了測試的方向,可以讓材料處在溫度更高的環境下,持續一段時間以后進行數據記錄。 然后再繼續這一步驟。 有了足夠多的數據以后就可以進行分析,就能得出具體的結論。 這個特定持續的時間不一定,若是材料達到符合標準的程度,也許持續兩個月也沒有結果。 如果材料性能不達標,一個月內的檢測數據就會有一定體現了。 …… 光壓發動機設計項目正式展開。 凹面反射鏡的研究是重心之一,另一個關鍵就是搭建電子系統,任何高端的設備,完善的電子系統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研究組有十幾個電子、計算機專家,他們組成了計算機組負責底層電子系統的搭建,電子系統要擁有匯總監測數據、檢測數據、數據計算、自動化控制調整等多種功能。 現在電子系統才剛準備構建,系統的框架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王浩有一份大型火箭控制的系統源代碼,他只節選了其中底層的部分,并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和修改。 這也是電子系統構建的基礎了。 電子系統,就是光壓發動機的軟實力,是再怎么重視都不為過的,無論任何時候都必須要保證電子系統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 在電子系統搭建的最初,王浩直接參與到工作中。 他和保羅菲爾-瓊斯以及軍方、科學院派來的五個計算機專家,一起把系統框架制定好,后續則是要完善框架內容,工作就變得繁瑣了。 到這一步,也是技術工作。 但工作變得繁瑣以后,就發現人手有些不夠了,像是一些大型的軟件,都是幾百人的團隊負責的,十幾個人還是太少了,即便是工作效率再高,只是打出代碼都需要很長時間。 “要擴充人手啊!” 王浩在連續工作幾天以后,馬上就做出了決定,擴充人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他們的研究是需要高度保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