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返回西海的路上,王浩又聽到了一個好消息,湮滅力場實驗組的磁化發電技術項目研究有了突破。 然后他決定改變行程,“先不回去了,去湮滅力場實驗組。” “去實驗組?” “為什么?” 研究組幾個人都有些疑惑。 王浩簡單解釋了一下。 保羅菲爾-瓊斯頓時表示不感興趣,“只是一個發電技術,即便和湮滅力場有關,類似的發現太多了。” 他補充一句,“我只關心光壓發動機。” “保羅,你可以先回去,我還是要去看看。”王浩不在意的說了一句,隨后看向丁志強道,“小丁,你跟我一起去吧,其他人都先回去吧。” 丁志強頓時苦了臉。 他本來想著連續工作了很久,還跟著王浩到處奔波,準備回西華大學‘修養’一段時間。 結果到半路又要‘出差’了。 王浩對丁志強解釋道,“你也跟我一起去看看。這個全新的發電方式非常重要,我們研究湮滅粒子技術,肯定要把制造的純凈光能轉化為電能。” “普通光電轉化,比如,太陽能電池技術,轉化效率很高,但上限太低,無法承受幾百、幾千攝氏度高溫。” “蒸汽發電轉化效率也不低,但發電過程太復雜。” “如果是制造空天母艦,內部還有預留大量的空間給蒸汽發電使用,這樣的空天母艦和笨重的航空母艦有什么區別?只是能飛起來而已,完全失去了高效和靈活性。” 他說完,丁志強象征性的點頭,表示自己聽到并理解了。 保羅菲爾-瓊斯則是用力舉起手,很認真的說道,“我也要去!這種研究怎么能少的了我保羅菲爾-瓊斯副艦長!” 幾個人頓時笑出了聲。 …… 在科研部門的支持下,湮滅力場實驗組成立了‘光能磁化發電技術’研究組,參與人包括發現光能磁化電勢差現象的王善慶,實驗中里的電力小組,還有上級派過來的十幾個電磁專家、電力專家。 ‘光能磁化發電技術’研究組,研究的是一種全新的發電技術,實驗需求也是非常高的,他們需要兩臺不同強度的強湮滅力場設備。 當金屬導體的一側磁化強度高,另一側磁化強度低,再加上強光照射的條件下,導體兩側就會形成電勢差,進行外在的連接就會產生電流。 等王浩來到了實驗基地后,王善慶就介紹起了研究進展,“我們發現每一種材料都可以產生這種電勢差,導體材料的電勢差更強、更明顯。” “另外,制造出的電流強度,則和材料的性質有關,相關條件包括吸光、吸熱性能、磁化反應強度以及導電性能。” “我們實驗了十幾種材料,發現磁化反應強度高的金屬,光能轉化效率更高,但是鐵和銅不行,我們分析原因認為,可能是鐵、銅的升階倍率低,其產生的臨界‘特異現象’,會影響到光能轉化。” “三天前,我們實驗了一種新型的材料,鈦銀合金。” “這種材料的光能轉化效率很高,實驗中的轉化率大概在15%到20%之間,不過實驗中,影響轉化率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溫度,導體的溫度上漲會導致電阻率上漲,我們必須把溫度控制在兩百攝氏度以下,才能有較高的轉化率,否則就會大大降低……” 研究組用鈦銀合金進行實驗,是找到一定規律后論證的結果。 鈦元素的磁化反應強度高、升階轉變需求的力場強度倍率高,吸熱性能也很好,而銀元素的導電性能高。 兩種元素組成的合金,自然就有不錯的光轉電效果。 王浩聽完了全部內容,先是肯定了他們的研究,隨意也提了個小建議,“你們可以擴大材料接觸光能的橫截面積,并在外層利用冷卻劑進行持續的降溫處理,再去實驗看看效果。” “按照現在的數據,設計一套完善的裝置,光電轉化效率也許能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甚至是百分之三十以上。” “這種發電方式再配合蒸汽發電,就能大大提升光能的轉化效率。當然……也沒什么……” 王浩說著搖了搖頭。 在擁有了湮滅粒子技術以后,他們考慮發電問題優先級高的是‘發電方式簡單’、‘發電上限高’,而不是‘發電效率高’了。 因為可以制造大量的光能,‘發電上限高’就顯得非常重要。 比如,可以在幾千攝氏度高溫下實現發電,或者是小范圍高強度光能下,依舊可以實現光電轉化。 等等。 這些才最重要。 如果湮滅粒子技術只用于常規的發現,研究組發現的鈦銀合金就足夠了,但用于空天母艦的電力轉化依舊有些不現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