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黃振認為強強湮滅力場環境下的元素變化,和原子核直接相關,“如果只是論證電子軌道變化,幾乎沒有任何的意義,這只是磁化反應而已。” “元素不同的變化,一定和原子核的變化相關!” 他說的非常肯定。 其他人也都同意黃振的意見,保羅菲爾-瓊斯補充說道,“我正在做原子核相關的研究,從實驗結果來看,元素升階和質子數量相關,和中子數量無關。” “也就是說,元素的不同決定了性態不同。” “升階也一樣。” “也許我們的主方向應該是研究原子核內,強力場帶來的質子和質子之間力場的變化,以及對外電子的影響。” 這不是一項討論性的研究,而是一項理論物理研究,或者說是純粹的數學研究。 研究組需要大量構架數學內容。 他們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結合量子物理進行微觀粒子力場的構建,依靠數學的手段來進行分析。 如果能從數學研究上有突破,自然是最好的結果,即便是不能有數學上的成果,相關的數學構架也可以當做理論框架。 這就等于出臺了一個新理論,擴大了湮滅理論涵蓋的內容。 王浩也跟著一起做研究,和其他人一起討論,慢慢的推進理論的完善工作。 現在湮滅力場實驗組、材料檢測中心,再包括核聚變工程組,每個研究都非常的忙碌,但他還是依然堅持留在梅森數實驗室,先做好基礎的理論工作,再去著手進行實驗研究。 科學,才是技術。 技術,就只是科學的延伸、應用。 他們做的不只是和‘棕金’相關的研究,也包括α態、β態元素變化的構架,通過對三種元素性態變化的研究,來完善相關的元素變化理論。 …… 研究組連續工作了一個星期。 成果斐然! 他們做了大量的數學構建工作,對于元素的三種變化都一一給出解釋,總結在一起可以當做一個大型論文發布。 王浩對于成果還是很滿意的,他讓其他人總結一下內容,再進行分析修正作為湮滅理論的擴充內容。 之后,他就不得不去了湮滅力場實驗組。 在忙碌的工作中,能抽出十幾天時間研究理論,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像是湮滅力場實驗組和材料檢測中心,每天都會有提交新的研究報告。 王浩只能回到實驗組處理工作。 現在湮滅力場實驗組的重心,就是繼續提升湮滅力場強度。 這也是一切研究的基礎。 他們在使用cwf-041顆粒性材料搭建新的設備,希望能夠繼續提升湮滅力場強度。 同時,也在等待cwf-043材料。 cwf-043,比cwf-041的性能更好,潛力也要大得多,只可惜,材料制造工序復雜,還只能在實驗室進行,受到的限制有點太多了。 材料檢測中心也有一大堆的成果。 在對磁化材料進行檢測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含量很高的一階硅以及含量稀少的一階銅、一階鎢。 只可惜,并沒有發現一階汞和一階氫。 “這也就代表,我們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還比不上f射線。”王浩說道,“不過也差不了太多了。” “下一次實驗,就應該能發現一階汞和一階氫。” 其他人都聽著斗志十足。 f射線實驗組的新設備,更換一階鐵基超導材料并內置核反應堆后,制造出了高強度的f射線,并一下子發現了好幾種升階元素。 他們也只是剛更換金屬超導材料。 雖然制造的場力強度比不上f射線,但f射線覆蓋面積是個大問題,而他們的研究也馬上超越f射線實驗組。 這還是很令人期待的。 實際上,湮滅力場實驗組和f射線實驗組,說是兩個相互協作的研究機構,但相互之間還是不由產生對比心里。 f射線實驗組是從湮滅力場實驗組分出去的。 湮滅力場實驗組就有一種心里優勢,認為f射線實驗組就是他們的技術分支。結果‘技術分支’制造出了更強的f射線,發現了好幾種新的升級元素,讓湮滅力場實驗組很不甘心。 現在終于有機會超越了! 他們要證明,湮滅力場實驗組才是‘老大’,才是研究的‘中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