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近一段時間,王浩一直在首都工作。 作為核聚變項目的負責人,他要參與很多的會議,其中還包括最高的決策會議,也要參與相關的技術性學術會議。 另外,他還需要處理核聚變項目相關的事務。 雖然大部分常規事務都是湯建軍,王燁等人負責處理,但他是項目的總負責人,也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點離開首都。 當聽到徐老師的話以后,王浩直接來了科技部門,他滿是疑惑的問向徐老師,“您說合作?湮滅組織?” “上次,諾沃提尼不是來了一趟?我和他談了很多,他們的研究有可學習的地方,但應該沒有資格和我們進行合作吧?” 徐老師道,“我最開始也是這么想的,但又想到,核聚變項目不是有很多進口高精度設備和材料的需求?” “材料方面還好一些,但有些高精度的設備,想解決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是不是可以以某種方式進行合作?” 王浩疑惑問道,“進行合作,不怕泄密嗎?現在我們使用的是直流湮滅力場技術,他們一看設備就能猜出很多東西了。” “所以我問你啊……” 徐老師攤開手說道,“有沒有不會造成技術泄露,還能和他們進行合作的方式?” “……” 王浩扯了扯嘴角,覺得有些強人所難。 不怕泄密? 合作? 只要是技術合作,就肯定會存在泄密風險! 直流湮滅力場技術是絕對不能泄露,即便只是讓他們看一眼設備,對方都可能會想到‘直流技術’,畢竟都是相關方向研究的專業人士,設備的細節會透露出很多內容了。 湮滅組織和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都走在疊加力場的研究方向上。 這個方向受到的限制很大。 即便把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提升到20倍率,制造的也是強湮滅力場薄層,技術只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當然,同樣方向的研究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比如,f射線。 湮滅組織公開的實驗進展來看,他們距離發現f射線已經很接近,但也需要他們進行相關方向的研究。 如果給他們一點點靈感,或許很快就能發現f射線。 但是,只要還在疊加力場的方向進行研究,就根本不擔心他們能夠控制f射線,一則是高壓混合材料基礎,會讓設備非常不穩定。 二則,設備太過于龐大,制造的f射線不可能走出實驗室。 最初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制造出的f射線就是如此,只能大量的投入去激發f射線進行研究,連釋放方向都無法進行高精度控制,而強度也只能通過材料的磁化反應去進行粗略檢測。 等等。 王浩認真思考著,忽然挑眉說道,“我記得反重力中心有一臺廢棄的疊加力場設備。” “我們用那臺設備做了很多的實驗,它最高能制造出5.8倍率的強湮滅力場薄層。” “諾沃提尼團隊來的時候,我還帶著他去參觀了一下。” “不然……” “我們用這臺廢棄的設備和他們進行交換?” 徐老師問道,“上面會不會有什么需要保密的技術?如果讓他們放開手去研究,會不會……” 他還是擔心技術泄露。 王浩好笑的搖頭,“既然想交換高精設備、材料,我們什么都不拿出來,又怎么可能呢?” “那臺設備的磁場裝置已經被拆除,就不擔心f射線信息泄露的問題。那么剩下的主要有兩個,一個就是高壓混合材料,一個就是底層材料的布局。” “我們研發出的高壓混合材料,性能不一定比他們的好。但是,從公開數據來看,加上材料布局技術,我們所制造的反重力場強度,比他們高出三到五個點,所以我們的設備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更高。” “值得注意的就是這兩個。” “現在對我們來說,高壓混合材料已經被淘汰了,而他們還在這個方向上做研究……” 王浩只是簡單提了一下。 徐老師聽的眼前一亮,“我們把設備賣給他們,就是幫助他們在這條路上能走的更遠?” 王浩用力抿抿嘴。 引導對手走彎路,聽起來似乎有點兒罪惡。 所以他的話只說了一半。 而且,他們只是想用舊設備來換取需要的設備和材料,至于其他機構會不會因此受到影響,就和他們沒有任何關系了。 徐老師想了一下,繼續問道,“你說那臺設備能制造5.8倍率的力場,如果添加高磁干涉,再加上內置核反應堆,能制造的場力強度有多大?” “7倍率左右。” “只有七倍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