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之前盛海亮帶領團隊測定過cwf-041的反重力特性,但表現并不是那么突出,沒想到以‘未來β鐵元素’替代‘一階α鐵’后,會表現出如此驚人的直流強湮滅力特性。 “很好!” 王浩看著報告連續點頭,“七倍,已經是很高的數字了。材料特性測定實驗繼續,同時,我們也可以申請制造新設備了!” 向乾生也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他們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用金屬超導材料頂替高壓混合材料,并制造出強度更高的湮滅力場。 現在終于可以實現了! cwf-041,能制造七倍率的湮滅力場,布局設計上再進一步達到十倍率沒有任何問題。 若是再加上顆粒性材料技術…… 到時候,能制造多高的場力強度,甚至有些超乎想象。 …… 湮滅力場實驗組申請cwf-041(β鐵)的顆粒型材料制造,同時也申請制造新的強湮滅力場發生設備。 實驗組的申請只是個形式。 一方面就是向湮滅科技公司以及超導材料工業公司要經費,另一方面,就是獲得直屬科技部門的批準。 徐老師很快就收到了報告。 他看著申請報告上的內容短暫的愣了一下,下意識把幾個關鍵詞,包括‘cwf-041’、‘顆粒性材料’以及‘新設備’聯系在一起。 然后,徐老師猛地站了起來! 他知道代表什么。 王浩和他說了不止一次‘金屬替代高壓混合材料’的問題,他也很清楚以金屬替代高壓混合材料有多么重要。 比如,f射線發生設備。 在以一階鐵基超導材料替代高壓混合材料,他們很容易就在內部完成了核聚變的點火,過程中甚至不需要太考慮安全性問題。 同時,也能支持做更多的研究。 在高壓混合材料的限制下,很多實驗是根本無法完成的,設備也會有很大的風險。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就是如此。 湮滅組織也制造出內部核反應的強湮滅力場,但內部核反應點火以后,一些普通的實驗反倒做不了了。 現在設備就只能維持著,得到一些稀少的數據。 僅此而已。 即便是做外層磁場設備的調整,也需要謹慎、再謹慎,否則就可能出現安全問題。 另外,金屬替代也代表,強湮滅力場技術會迎來騰飛。 顆粒性材料制造技術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而且還能夠支持直接提升場力強度。 “到時候,很多升階元素都可以批量生產了?” “材料技術會騰飛……” “同時,也會支持做很多新的研究。” 徐老師不斷思考著,趕緊在報告上簽字批準。 最近都是好消息。 核聚變設計研究項目進展順利,他收到了一個個材料研發成功的報告,按照這個速度來說,幾個月時間內,就能解決核心材料問題。 到時候,就可以準備進入下一階段。 當想到這里的時候,徐老師又有點頭疼了,可控核聚變的論證、設計,就已經非常復雜了。 如果進入到制造階段,就會變得更加復雜。 其中牽扯到了方方面面的問題,肯定要召開一次又一次的會議進行討論。 最開始就有一個問題-- 在哪里制造? 可控核聚變是一項復雜的技術,設備制造就變成了大型裝置,而裝置是用來發電的。 那么就牽扯到高投入、風險、技術問題,等等。 很多因素都要考慮到。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