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浩和保羅菲爾-瓊斯爭議的有兩個問題。 一個是時間是否能夠脫離運動而單獨存在。 另一個是,不同的湮滅力場環境,是否還能套用同一個時間參考系,直白說就是,不同湮滅力場環境中的時間流速是否一致。 在物理學的觀點中,時間只是一種定義,一種感知。 就像是每天的概念,就表示地球自轉一周,每年的概念也就表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每分每秒自然是被細化的時間。 在宇宙中唯一確定存在的就是運動。 天體的運動、恒星的運動、行星的運動、衛星的運動,運動和宇宙發展帶來了時間的改變。 所以,時間只是一種定義,而運動才是真實存在的。 實際上,這一類型的問題只能看個人的理解,即便說時間不存在也很難給出有效的證明。 顯然,保羅菲爾-瓊斯和海倫站在同一戰線。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是純粹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非常喜歡以純粹的數學和物理來說話。 王浩則認為時間和運動共同存在,時間的流速則能夠和湮滅力場強度聯系在一起。 這是系統反饋的結果。 他對此自然是非常有信心,一些表達也說的非常肯定,但他一時間沒有辦法說服保羅菲爾-瓊斯和海倫等人。 如果只從理論的方向上去做辯論,內容深入后很快就脫離了常規數學物理范疇,而是轉到了哲學的范疇。 比如,時間悖論。 時間悖論是一個科幻名詞,內容是說人類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三維空間之后,就能夠穿梭到過去或未來。 從嚴肅的物理學理論來講,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指出,存在不違背已知的物理法則改變時間的可能性。 有關“時間悖論”有多種假設。 比如,“平行宇宙”假說,認為宇宙中還有許多相似的“克隆世界”,當某人回到過去時,他就進入了另一個平行世界,也可能是在主世界造就了其他很多的副世界,而副世界由于在某一刻而出現坍塌從而消失,也可能是維持原來的樣子不變,但各個世界的規律和情況可能不會相同。 等等。 辦公室里的討論,就引入了時間悖論問題。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討論,比起常規的物理多出了個湮滅力場的概念,王浩的‘時間觀點’也圍繞湮滅力場展開。 現在的湮滅力場技術已經證明,不同湮滅力場環境能夠存在于同一空間(反重力場和強湮滅力場),若是時間流速和湮滅力場有關,就可能出現一個問題:利用利用超高強度的湮滅力場穿越過去或未來。 當然,只是理論上的。 比如,某些粒子從反重力場或強湮滅力場,運動到常規力場的環境中,理論上來說就可以穿越了未來或過去。 這個觀點很難被保羅、海倫等人接受。 他們有理有據的做各種引用,還到白板上寫了一大堆的數學內容,來駁斥王浩的論點。 王浩則是‘找問題’。 因為他確定自己的說法是正確的,而保羅和海倫的駁斥就肯定有某些問題,他就不斷地去找問題來反駁。 現在的辯論,王浩只能夠被動的防守。 這主要是因為對手陣營有保羅菲爾-瓊斯、海倫兩員大將,黃振、張鶴以及羅大勇也站在了對立陣營。 他的身后只有祁曉和陳蒙檬。 祁曉是個信息學教授,計算機水平倒是還不錯,要牽扯到高深的物理和數學,大部分時間就只能當個看客、喊個口號了。 陳蒙檬能給予的支持也不多。 “唉~~” 當觀點再次被反駁后,然后感覺有些口干舌燥,再看看支持自己的兩個人,他不是長長嘆了口氣。 他有點兒想念丁志強了。 “如果小丁在這里,能說點什么、給點靈感,也許就能找到關鍵,一下子駁倒對方了!” 王浩郁悶的想著。 辦公室里的辯論最終不歡而散,雙方都感覺喊的有點疲憊,腦子也需要休息一下,就默契的休戰了。 保羅菲爾-瓊斯和海倫還有些意猶未盡,他們走出了房門還在說著,“王浩一定是錯的!” “王老師大部分時候都是對的,但這次不一定!” “他剛才已經無話可說了。” “這個問題當然是我們正確,時間怎么可能脫離運動存在呢?再證明王老師是錯的也很有意思……” 海倫說著眼睛直冒光。 保羅菲爾-瓊斯也有同樣的感受,每當想到‘證明王浩是錯的’,他就感覺非常的有動力。 這甚至要比完成了一個大成果還要讓人興奮。 “證明王浩是錯的,本身也是一種成就……”好幾個人都是這么想的,他們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王浩一直以來都是對的。 在科學的探索和知識的領域中,他仿佛就像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一樣,證明超人也會出現錯誤,自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這當然不是和王浩站在對立面。 現在只是一個關于時間的討論,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也根本是無法證明對錯的。 但在辯論上能取得勝利,也是一種成功了。 另一邊。 王浩正在感慨‘隊友太不給力’。 保羅菲爾-瓊斯和海倫都是智商超標的頂級天才,而且還有豐富的數學和物理知識,面對他們兩個人就已經很累心了,他們兩個人身后還有羅大勇、黃振以及張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