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個數據說出來,廖建國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1.192秒,比最開始不到0.1秒長了十幾倍啊!” “現在可以肯定,內部能量強度和射線持續時間呈現直接性的正相關。” “等會后,大家都做個總結,我們寫一份報告上去。” 其他人都跟著點頭。 劉云利做完了報告以后,則思考起一個問題。 f射線的釋放只是一個點、一條射線,現在又有了持續時間,但持續時間帶來的效益似乎也不大。 如果把f射線看做是一種能量波,而不是純粹的特殊場力,持續性存在本身,就說明其能量強度大大增加。 能量強度增大,是否代表能擴大覆蓋范圍? 等會議結束以后,劉云利就找到了廖建國,說起了自己的想法,“廖主任,我們釋放f射線時,是不是可以試著增大磁場缺口?” “什么意思?” 廖建國第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劉云利道,“f射線發現到現在,我們的釋放口都是打開螺旋磁場的一個點位,現在內置了核反應堆,是否可以打開兩個點位、三個點位,或者論證打開一個小型的弧線缺口,來釋放出射線?” “這個……” 廖建國當然無法回答。 但是他順著思路仔細想一想,頓時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釋放出的f射線,可以呈現出一個扇面,而不僅僅是一條線?” “對!” 劉云利用力點頭。 兩人的呼吸都不由粗重起來。 若是能實現‘扇面形’釋放,絕對會是f射線發生技術的巨大提升。 現在的f射線釋放就只是一條線,對準目標打擊的就是一個點,在延伸也只是一條線。 f射線釋放距離達到幾百公里,幾百公里外要打擊一個點,一擊命中的概率太小太小了。 核聚變反應的點火,也是提前進行f射線釋放實驗,再把材料放置在固定點位,才能夠精準的進行點火。 換句話說,f射線的實用性并不高。 如果打開兩個缺口、三個缺口,或者論證把缺口設計成一條弧線,釋放出的f射線就會是一個扇面,而不僅僅是一條線。 哪怕扇面的弧度非常微小,兩側直線的夾角只有0.1度,擴展到幾百公里外形成的弧長也輕松達到幾百米。 這樣f射線的打擊范圍就從一個點,變成了一個幾百米的線。 如果在進一步呢? 從微小的弧線變成微小的圓面,幾百公里外的覆蓋范圍,就從幾百米的線變成直徑幾百米的面。 到時候,命中還是問題嗎? 廖建國思考著倒吸一口涼氣,馬上道,“劉教授,你這個想法很好,我絕對支持,但具體……” “要不,問一下王院士?” “對!” 劉云利和廖建國一起去了辦公室,馬上就用電腦設備聯系起了王浩,他們所用的是保密的特殊網絡。 線路都是電腦直連電腦,并不需要連接外部網絡,安全性還是非常可靠的。 王浩剛得知汪百川的實驗成功,即便是在意料之中還是值得高興的,聽完了匯報就準備下樓去逛一圈,結果才走到樓門口就被陳蒙檬喊了回去。 “射線組?” “劉云利和廖建國?” 陳蒙蒙簡單說了一下信息。 王浩接上了網絡以后,就聽對面的劉云利說起最新的想法,隨后也陷入了思考中,好半天才做出了判斷,“你這個想法很好,理論上是可行的。只不過,需要龐大的內置能量支持。” “你們已經證明,射線持續時間和內置能量強度正相關。” “如果是釋放出線、覆蓋成面,可以實驗試一下,我覺得有可能釋放成功,但釋放距離可能會大受影響。” “至于更進一步……” “現在的設備肯定不行,估計要內置高能量源的核聚變才有希望。” 后面的話,劉云利都沒聽清楚。 他腦子里就剩下最前面的‘可行’,馬上回應道,“我們這就研究一下看看。” “釋放距離受影響也沒關系。” “哪怕只覆蓋幾十公里,有了這種技術,最差也能用作防空,而且會是最先進的防空利器!” 劉云利激動的說道,“王院士,f射線技術實用化,就是我們研究的目的之一啊!” “現在有希望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