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加莫夫-沙普利的想法,已經不是追趕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他希望研究有成果的目的,是為了向那些不看好計劃的人做出證明。 這是心態的轉變。 過去幾個月時間里,加莫夫-沙普利經歷了‘人生低潮’,即便是計劃內好多參與人,都開始不看好研究方向。 當去參加一些會議時,他也能聽到各種冷嘲熱諷。 加莫夫-沙普利對此很惱火。 此時此刻,他的心情非常暢快,對下一步研究滿是期待,甚至都想大吼一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你們等著看吧!” …… 國際更關心一階鐵大批量生產帶來的影響,而國內好多人都討論起新技術是否能用來大批量生產一階鋰或一階碳。 “既然能夠大批量制造一階鐵,就能應用制造一階鋰或一階碳。” “這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一階鋰或一階碳也能夠大批量制造,升階材料就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鐵,有其獨特性,換做是一階鋰或一階碳,同樣的技術不一定會出現同樣的現象。 一階鋰的問題在于元素特性太過于活躍,生產磁化鋰材料也只能用化合物,而不是單質鋰,即便是相關的技術也能使用,生產也必須要在真空中進行,就實在太過于復雜了。 一階碳,問題則有兩個,一個是元素活躍性,一個是熔點。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的碳單質,但如果把碳單質加熱到一定程度,就一定會和其他元素發生反應。 比如,燃燒。 即便是擁有同樣的技術,一階碳的生產也要在真空中進行。 另外,碳元素還有一個阻礙生產的缺點是,單質碳的熔點實在是太高了,高到正常生產要制造那么高的溫度都不容易。 總之,新技術暫時只能用于制造一階 造一階純鐵材料。 一階鐵的規模生產,會讓合金材料技術得到巨大的進步,而材料就是大部分技術的基礎。 伴隨著湮滅科技公司的動向,科技部門同步開啟新的研究準備,也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 這是科技部門討論很久的。 f射線發生設備就是核聚變反應的天然容器,有了足夠的基礎以后自然就要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 這項技術是前沿性并具有戰略意義的。 種花家一直都是能源進口大國,石油、天然氣,乃至于發電用的煤炭都需要大批量進口。 如果能擁有一項高端的能源技術,即便只是用來制造電力,也能夠改變被動的能源依賴環境,戰略上就非常有意義了。 另外,可控核聚變是一種清潔能源,代表著人類未來的能源技術,研究出這樣技術的好處太多了。 當然,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也是很不容易的。 即便一直到現在,科技部門也只是決定‘積攢理論技術儲備’,有了充足的理論技術儲備以后,才會正式開啟可控核聚變的論證,再下一步才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究。 現在才只是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的工作是保密性質的,也只有國內頂尖的學者才有機會參與,十一個院士、幾十個教授組成的團隊,就一起去了f射線實驗基地。 f射線,是絕對保密的技術。 f射線實驗基地也沒有列出‘f射線’的名字,一些牽扯到高保密性的設備都是被禁止參觀的。 學者團考察的目標是‘可控核裂變反應堆’。 核裂變反應堆當然是可控的,但‘可控核裂變反應堆’的技術基礎不一樣,控制方法是利用強湮滅力場以及內部的反重力場,創造限制高強反應的環境,再加上其他輔助設備,就能把反應牢牢限制在狹小的區域,同時,降低反應速度以及對外釋放的熱量。 學者團對‘可控核裂變反應堆’非常感興趣。 每個人看到中心的精密設備,了解到相關的技術以后,都忍不住感嘆,“這就是控制核聚變的容器!” “怪不得讓我們過來看,有了這個容器,再加上托卡馬克環形裝置,核聚變控制就有了完善的技術。” “最大可控能量強度是多少?” “能實現動力輸入嗎?” 好多學者問起了設備的參數,知道詳細的信息以后,他們也針對性的討論起來,“這個參數要控制核聚變,還是差很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