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比爾-布來恩、尤拉尹-諾沃提尼頓時成為了焦點。 比爾-布來恩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負責人,尤拉尹-諾沃提尼則是核心研究員,組織內的第一學術大老。 好多媒體記者都希望能采訪到尤拉尹-諾沃提尼,他們針對的就是空艦-2的新型隱形技術。 尤拉尹-諾沃提尼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新技術就是強湮滅力場。他們很可能是用了磁場約束的方式制造出了力場。” “不過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我們并沒有在這方面有研究。” “橫向反重力場是另外的領域。” “種花家擁有最高端的湮滅科技和超導科技,他們能研究出什么新東西都不奇怪。” “實際上,我們一直試圖和種花家進行湮滅技術領域的合作,最近也有了一定的進展……” 尤拉尹-諾沃提尼一直傾向于和王浩團隊進行合作,他希望能夠和王浩本人進行演滅技術上的交流。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也是如此。 他們希望能否掌握更高端技術的團隊進行合作,而不是進行對抗,或者自己去悶頭研究。 那樣做的后果很可能是技術嚴重落后。 歐洲的一些國家也有同樣的想法,他們和阿邁瑞肯可不是一條心,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利益。 有幾個國家的官員就來到了種花家。 他們希望能和種花家進行一些合作,而空艦-2的新型隱形技術曝光以后,計劃來種花家的官員就更多了。 最終雙方達成了某種共識。 作為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代表,尤拉尹-諾沃提尼確定來種花家進行學術上的訪問和交流。 這也是綜合考慮的決定。 想要有發展,不是有高端湮滅科技就行的,好多方面的技術都要齊頭并進,另外,想要發展經濟也必須要開拓市場,和更多的國家機構進行合作。 在湮滅科技領域,種花家走到了最前面,可以說是‘獨行者’。 ‘獨行者’能夠帶來很多的好處,但前提是把技術轉化為實際的經濟利益,而不是自己默默做研究。 & 利用湮滅科技取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再用經濟利益做研發、大規模的制造設備,增強經濟以及軍事實力。 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正循環。 …… 轉眼間。 一個月時間過去了。 空艦-2的新型隱形技術已經被討論了很久,輿論上的熱度漸漸散去,大家都已經接受空艦-2成為最高端飛行器、戰略級別的武器的事實。 王浩的研究也進展順利。 微米級顆粒性材料制造技術,已經有了完善的理論和一部分實驗基礎,技術理論整體上就是,特定高壓、高磁、高熱環境下,把指定超導金屬材料溶液,放置在一種高溫金屬超導溶液內。 然后快速攪拌。 在充足的攪拌以后,指定超導金屬材料就會形成一個個的微小顆粒。 導電狀態半拓撲結構的影響下,微小顆粒自然而然會具有半拓撲結構的形態,外層則被另一種高溫金屬超導材料包裹。 在冷卻、凝固以后,就可以利用某種篩選技術,以顆粒大小進行篩分,再用來制造微米級顆粒性材料。 等確定了技術方案以后,王浩就決定開始研究制造。 一些方案中的步驟已經有了實驗基礎,制造技術則是由東工精密聯合航空材料院一起進行。 其他機構則會參與其他的研究。 比如,夏國斌的納微實驗室,正在研究針對顆粒性材料的篩選技術,就和微球篩選技術很類似。 篩選技術是先期研究。 現在微米級顆粒性材料也只有技術理論,真正研究制造技術肯定會碰到不少的問題,也不知道制造后是什么樣的尺寸。 如果是10微米以上的顆粒,篩選相對就會比較簡單。 顆粒再小一些,篩選就不那么精準了。 王浩的工作還是非常忙碌的,他確定了材料技術方案以后,就直接去了首都見到了徐老師。 之前徐老師參與很多和歐洲方面的交流工作。 歐洲方面拿出一定的利益,并希望能在湮滅技術方向上,和種花家達成一定的交流合作。 這件事已經確定下來。 徐老師見到王浩就說起了這件事,“王浩,你對于湮滅技術的交流不抵觸,對吧?” “對。” 之前王浩對此也發表過意見,他的看法就是‘沒有意見’,和歐洲那邊進行技術交流可以,不進行技術交流也沒關系。 “為什么?”徐老師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