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達到了常規鐵的熔點,只采用攪拌的物理手段,是不可能讓一階鐵產生分離的,也就是說,高磁、高壓環境起到了作用。 “還是要歸在特異性上。” “強湮滅力場下,一階鐵元素散發的磁場不同,那么受到磁場的作用肯定也會有區別……” 王浩思考著用力按了按腦門。 雖然理論分析上確實如此,但實驗研究沒有任何發現,只利用磁場無法區別鐵元素和一階鐵元素。 “另外,高電壓……” “單質鐵,內部簡單的半拓撲結構,也不能說明什么。” “如果換做是鐵基超導材料,融化后不會有一階鐵和常規鐵的分別,就不可能有類似的發現。” “那么,怎么讓半拓撲結構的作用體現出來呢?” 王浩想到了微球制造。 微球制造,是把融化的材料放在特性溶液中,冷卻凝固的過程中不斷地攪拌,就能使材料分離出一個個小球。 “換做是鐵基超導材料,放在熔點更高的超導材料融化后的液體中,是不是也可以?”他頓時眼前一亮。 這個想法早就已經有了,但一直沒有明確的思路。 現在曹東明和曲貴的實驗發現,讓他更明確了研發思路,同時也想到了很多必須攻克的技術問題-- 要讓半拓撲結構起作用,制造過程中必須保持高壓通電狀態。 熔點更高的超導材料,找出適合的很不容易。 還有,高磁的問題也要解決。 但不管有多少技術難題要攻克,明確了研究方向才是最重要的,王浩馬上交代道,“曹院士、曲教授,你們盡快做一份詳細的報告上來。” “你們這個成果非常了不起,對我的研究,對于一階鐵相關的制造技術都很重要。” 曹東明疑惑問道,“一階鐵的制造技術……不是提取嗎?” 王浩笑道,“不止是提取,很快你們就知道了。” 他沒有仔細解釋。 曹東明則是追問道,“王院士,你仔細說說,有多重要,能夠得上科技進步三等獎嗎?” “這個……” 王浩猶豫著說道,“能不能獲獎,我不知道。” “但是,有了這個成果,你們研究一階鐵,向湮滅科技公司申請個十噸、八噸,肯定沒問題。” “——?” 曹東明和曲貴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張大了嘴。 一階鐵? 十噸、八噸? 這可比什么科技進步獎厲害太多了! …… 王浩才剛走出航空材料院,就被熱情的接到了科技部門。 徐老師和其他幾個領導都已經等了很久了,其中還有個是軍方的領導,是想聊一下超級隱形技術。 王浩簡單的說明了一下隱形技術,還從軍方領導嘴里得到了個消息,空艦-2的飛行隱形測試已經進行過一次了。 “一切正常。” “和預料中的都一樣,只不過隱形時,飛行器也無法對外發出信號,當時還擔心會出現什么意外……” “雷達所那邊,沉會明教授的研究太重要了!” 當隱形技術裝配在飛行器上,就能直觀感受到能進行數據傳輸的重要性,哪怕只是最簡單的發出、接受信號指令,最少能確保飛行器運行正常,而不是只能在地面上等待。 王浩問道,“沉教授那邊的研究有新進展嗎?” 軍方領導苦惱的說道,“一階短波已經能釋放、接收了,但實驗設備太復雜,距離制造出裝置并安裝在使用,還需要不少時間……” “但是,速度已經很快了。” “我們總是希望,有什么技術立刻就能投入使用,所以我們正計劃用一艘空艦2在高空做導引,另一艘就可以貼近地面隱形執行任務。” “這樣就可以合作使用……” 王浩對于空艦-2還是很關心的,他和軍方領導聊了不少相關的內容,之后又和其他人說起了強湮滅力場相關的研究問題。 現在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強度上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以現有的基礎再想要研究提升非常困難。 “如果使用現有的高壓混合材料,強度最多提升0.5,這只是理論上的數據,過程中需要的時間和投入資源都是海量的。” “所以再去研究有些得不償失。” “再想要有大的提升,就必須要從技術原理或基礎材料上入手。” “而一階元素材料,已經確定不行了。” 王浩對于湮滅力場技術說了很多,也讓幾個特別趕過來的領導,了解到想知道的信息。 之后就剩下科技部門的領導了。 徐老師和王浩單獨聊了起來,他們已經是老熟人了,就說一些日常的話,“聽說你最近在研究顆粒性材料技術?去航空材料院也和這個有關吧?有收獲嗎?” 王浩道,“這次收獲不小,最少肯定了我的想法。” “哦?說說看?” 徐老師頓時來了興趣。 王浩講解道,“和我們合作的是曹東明院士和曲貴教授,他們利用磁化鐵材料,發現在高溫、高壓以及高磁環境下,單項攪拌會讓一階鐵……” “這個發現非常重要。” “從理論上來說,一階鐵的特異性外在表現就是激發磁化,而高磁、高壓的影響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