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希望可以研究出一種,制造微米級顆粒性材料的技術……” 會議室頓時安靜了。 即便是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聽到‘微米級顆粒性材料’,來參會的人還是感覺很不可思議。 王浩介紹顆粒性材料的舉例,是個非常的復雜不規則多面體,類似的復雜形態,只是切割出毫米級材料都困難了。 微米級? 別開玩笑了! 王浩繼續道,“單純依靠精工技術,想要制造出微米級的顆粒性材料,當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針對金屬材料,我有個想法……” “大家應該知道半拓撲理論,實際上,我舉例的復雜形狀并不是隨意畫出來的,而是和導電狀態內部形成的半拓撲結構有關。” “微觀會影響到宏觀。” “我希望能研究出一種,強電狀態下,快速分離出微小顆粒性材料的技術……” 他仔細說了起來。 當聽到王浩說起想法的時候,會議室里的人都認真起來,他們發現王浩的想法確實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導體在導電狀態下,內部會形成無數微小的半拓撲結構。 融化的金屬超導材料處在強電、強磁的特殊環境下,利用某種技術實現微觀到宏觀的影響,確實可能制造出極其微小的特殊形態顆粒。 這和微球分離技術很相似。 但研究肯定不是這么容易的,他們聚集在一起也只是討論可行性,至于技術…… “短時間,根本不可能!” “這種技術,聽起來就像是未來科技,根本不是現在能實現的!” “理論,是否可行還不知道,想掌握技術……太難了!” 好多人都是這么想的,但并不影響他們進行可行性論證。 王浩邀請這么多專家學者開會,也是讓大家一起進行可行性論證,他們都是專業領域的尖端人士,就可以得到大量正確的反饋。 當有充足基礎積累的時候,就可以建立任務進行研究。 某種程度上來講,研究已經開始了。 …… 空艦飛行器,研發基地。 直徑超過三十米的空艦-2飛行器,被運送到了超大型裝配間,好多工作人員在旁邊忙個不停。 他們正把十八個磁場發生裝置,分別安裝在飛行器的上下部分。 二樓的平臺上。 周老師正站在那里,他旁邊還有個穿著工服、帶著眼睛的中年人,正是沉城飛機研究所的許宏偉。 許宏偉是一個飛機設計師,他一直希望能進入反重力飛行器領域,還申請空艦-3的設計項目 因為新技術的出現,許宏偉的申請被駁回了。 但他獲得了新工作。 周老師邀請許宏偉加入空艦團隊,他就能在空艦團隊中發揮所學,也能更加了解空艦飛行器相關的技術。 現在,許宏偉負責磁場發生裝置的安裝工作,他對于橫向反重力場激發的強湮滅力場技術有詳細的了解,再考慮到空艦-2的外層構造,確定了安裝磁場發生裝置的十八個位置。 周老師問道,“許教授,安裝好這些裝置,空艦-2就可以開啟隱形護罩了嗎?” 許宏偉抿了抿嘴,說道,“如果是分別單獨運行,當然可以。但空艦-2是一個整體,磁場裝置也會成為其中一部分,后續還要把磁場裝置和空艦-2內部的電路體系連接在一起。” “不管是電力、磁場,還是電子系統以及控制系統,都必須保持一致,不能讓磁場干擾到設備運轉。” “所以還要進行很多的實驗測試……。” “不過。” 他說著話音一轉,“如果只是想看隱形護罩,等安裝結束以后,可以分別單獨運行試試。” “什么時候?” “等設備調試后,應該就可以了,大概后天吧……”許宏偉的話音有些不確定。 周老師已經非常期待了。 隱形護罩! 雖然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見到過,但見到的只是實驗設備,而眼前的是真正的空艦-2飛行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