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直流反重力場和直流強湮滅力場,有個類似的地方在于,外層的反向場力覆蓋范圍非常大,但強度卻微弱到檢測不到的程度。 比如,直流強湮滅力場,外層是有反重力場包裹的,但反重力場影響范圍甚至達到幾十米、幾百米。 如此巨大的影響范圍,場力強度自然是極為微弱,別說是人類、動物感受不到,最精細的設備也同樣檢測不到。 直流反重力場也是一樣。 外層有強湮滅力場覆蓋,不是像疊加力場那樣的薄層,而是覆蓋幾十、幾百米,場力強度同樣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有一種方法可以約束大范圍的場力,就是使用螺旋力場把中心進行完全覆蓋包圍。 這樣場力影響范圍就會被約束的很小,場力強度自然也會提升。 之前王浩做過詳細的計算,就發現即便是約束場力,所形成的強湮滅力場薄層,強度也不會超過3倍率。 這個強度根本不值得進行大手筆投入研究。 倒不是說技術本身沒意義,但是他們的研究方向很多,包括強湮滅力場,包括f射線等,磁場約束直流反重力場所制造的強湮滅力場,強度和前兩者差距很多,研究并沒有太大意義。 現在不同了。 f射線研究團隊的新發現,讓他想到了一個問題,當外在螺旋磁場的強度足夠高,會擠壓約束的強湮滅力場薄層,近而影響到內部反重力場。 那么內部反重力場的強度,理論上就能夠無限接近于0。 如果反重力場內部熱量會被f射線吸收,或者說,會影響到f射線的強度呢?f射線的強度就能夠繼續提升。 這個實驗是必須要做的。 f射線實驗團隊才剛組建,那邊的條件還太差了一些,疊加力場設備也太過于復雜。 相對來說,直流反重力發生設備就簡單多了。 一個設備就能制造反重力場,即便實驗中發現什么意外,也不會帶來很大損失。 “丁志強說過……核反應?” “或許可以試試?!? “f射線團隊的實驗,也只是在場力內放置恒定熱量源,強度肯定不會太高,如果更強呢?” “到時候,存在能量差直接就能檢測出來?!? “f射線會有什么變化?” “或許能研究出一種,全新的f射線發生技術也不一定……” 王浩仔細思考著。 …… 另一邊。 小鄭回到了f射線研究團隊,把王浩的交代一字不落的說給了廖建國和湯院士。 兩人都非常郁悶。 湯院士關心的是約束核聚變技術,他一輩子都在研究這個問題,真心希望能開啟核聚變的研究,“王院士說,可控核聚變要關注材料?也就是,現在的材料技術還不達標?” “他說的倒是也對,但是,要等到什么時候?” “王院士……” “是不是對核聚變沒興趣啊?” 廖建國則是氣的吹胡子瞪眼,“什么?他說要調走劉教授?還有阮偉平、王強?” “開什么玩笑!” “我們團隊才剛組建,就把幾個核心都調走?還讓我們干什么?” “這肯定不能同意!” “必須不同意!” “湯院士,你說對不對?這也太過份了!” 湯建軍問道,“你確定不同意,有用嗎?劉教授幾個人,本來就是跟著王院士做研究的?!? “如果王院士走正規途徑調人,上面肯定直接批準,沒人會反對。” 廖建國郁悶道,“……這也太欺負人了!” 湯建軍道,“f射線組,本來就是湮滅力場實驗組分出來的,連f射線都是王院士研究出來的?!? “……雖然這樣說,但是……” 廖建國張了張嘴,好半天干脆說道,“我干脆直接帶隊過去,看看王院士要做什么研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