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等于直白的說明,反重力性態中心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已經接近或超過了'8倍'。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花費百億美元經費所制造出的湮滅力場,強度就只有'4倍'左右。 差距,一目了然。 國際物理界都是一片嘩然。 好多學者都驚訝于這種差距,但他們并沒有任何的質疑,因為實驗已經有了確鑿的發現。 湮滅組織的學者們,則是感到非常不可思議,他們最開始判斷對方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在5倍左右。 后來一階鐵的發現公開以后,他們的判斷數據變成了6.6倍。 再然后,一階鐵實現大批量制造,判斷的數據就變成了7倍。 現在就'8'了?「不可思議!」 「他們究竟到底是怎么做的!」 比爾—布萊恩感到極為驚訝,「為什么他們能一直增強湮滅力場?還是說,他們制造的場力強度本來就很高?」 尤拉伊—諾沃提尼則是滿臉失落,他嘆道,「我最開始就不看好組織,并提議和種花家進行合作。」 「后來,我們成功制造出了強湮滅力場,這帶來了 信心。」 「現在......」. 「別說是兩代、三代,再多上幾代,十年、二十年,我都覺得沒有希望了......」 面對技術上的巨大差距,諾沃提尼都感到了一種絕望。 比爾—布萊恩也是一臉負責,「尤拉伊,你覺得他們是怎么做到的?難道他們和我們不是做的一個研究?」 諾沃提尼思考了一下,皺眉說道,「你指的是技術?」 「他們的強度一直在提升。」比爾—布萊恩攤開手說道,「而我們,只是寄希望制造出下一代的設備?!? 他們研究方式就是進行論證,然后制造出對應的設備。 當設備真正制造好以后,因為其底層技術非常復雜,內部結構已經固定,沒辦法再進行調整,制造出的湮滅力場強度就是固定的。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所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似乎一直都在提升...... 這是為什么? 布萊恩和諾沃提尼一起沉默了。 布萊恩提出了一個想法,「難道他們是進行標準化的研究?」 「什么意思?」 「就是內部設計標準化,制造出來以后,還能對內部設計進行更改,就像是樂高積木......你明白嗎?」「.....「 諾沃提尼用力扯扯嘴角,否定道,「要達到那種程度,先期投入就要過千億美元吧?」他補充了一句,「估計也不夠?!? 「要么是材料?」 布萊恩又想到了一個原因,「他們使用的超導材料在進步?」 「超導材料能進步一次,還能進步第二次?」諾沃提尼再次給予否定,「那可是材料,即便是研究出新材料,想進行測試都是個大問題,根本不可能!」兩人繼續沉默。 布萊恩郁悶的深吸一口氣,問道,「外面那些人,怎么辦?」 「你指的是記者,還是官員?」「都有?!? 諾沃提尼想了半天,用力按著額頭道,「我也不知道。說老實話,我有點想念恩波利了?!? 「我也一樣。」兩人一起苦笑著。 恩波利—庫博擔任組織負責人的時候,和記者、官員打交道都是他的工作職責。 現在恩波利—庫博離任了,組織又沒有新的負責人。 諾沃提尼和布萊恩就是職位最高的,但他們可不想在負面輿論的環境下,面對討厭的記者和官員?!高€是讓新聞官出面吧?!? 諾沃提尼帶著郁悶說道,「反正已經這樣了,再差還能怎么樣?大不了......」 「我也離職!」...... 阿貢實驗室。 杜羅因舍夫—J—貝克也看到了三篇研究成果,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盯著第三篇'小成果'看個不停。 上面有個重要數據—— 一階鐵的電離能:12.439eV。 杜羅因舍夫都感覺腦子有些發蒙,他的團隊完成了一階鐵的電離能測定,自認為有了大發現以后,就投稿給了《科學》雜志,還確定了具體的發布時間。 結果.....成果已經有了? 「如果《科學》雜志發布了成果,到時候,我大概會成為全世界的笑話吧?「杜羅因舍夫猛地反應過來,馬上就要給《科學》雜志打電話。 然后,電話打了過來。 《科學》雜志的反應速度也很快,打電話來的是主編希爾特,他直白說道,「貝克先生,我認為你的成果已經不適合發表了?!? 「我知道?!? 「那我們就撤掉了?」「撤掉吧!」 杜羅因舍夫帶著郁悶說道。 雖然投稿給《科學》雜志前,他已經在預發表網站做了備錄,但根本已經沒有意義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