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數學,是物理的解析手段。 海倫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王浩朝著海倫豎起大拇指,肯定了她的想法, 保羅菲爾—瓊斯思考著說道。 幾個人一起思考起來。 強力,確實是個很好的入手點,因為強力對比弱力更明顯,對比電磁力表現形式又直接的多。 另外,強力的存在非常特殊。 比如,強力能夠把夸克組合在一起,宇宙中并不存在單獨的夸克。為什么呢? 或許可以用質量點構造出的夸克結構,聯系湮滅力的作用進行解析。-- 王浩等人的思考討論并沒有確定的結果,他們只是做一下初期的研究,說一下彼此的想法,個人再去研究思考。 在其他人看來,或許是找到了方向,但靈感值沒有任何提升,就說明方向的不確定。臨近報告會,王浩也開始做起了準備。 周二。 王浩和丁志強、邱會安 ,再包括隨行的陳蒙檬、欒海平等人,一起乘坐專機飛往了首都。 一行人很快到了會議中心。 報告會是數學物理學部組織安排的,最開始是定在五號小廳,后來又改為了二號側廳,主要是因為確定到來的學者太多了。 數學物理學部開放了參會申請,給一些頂級的數學家發了邀請函,也給國際著名的高校、機構發了邀請,但也完全沒有想到,前來的學者人數竟然會超過六百人。 這還是嚴格審核個人申請后的結果。 前來的每一名學者,最低也頂著個數學教授頭銜,六百多名數學教授聚集在一起,場面甚至可比國際數學家大會。 這還僅僅是數學領域的學者,參會的還包括一些官員、機構代表,他們拿著邀請函過來,純粹就是為了'見證歷史時刻'。 王浩也沒有想到會來這么多人。 前一天會議中心的二號側廳就有很多人過來了,他們是來領取個人身份牌,路上碰到王浩自然要寒暄一番。 結果王浩一路走一路說,花了很長時間才見到了組織負責人沈春明。 沈春明是科學院數學所的主任,負責很多日常事物的工作,他把王浩讓到了邊側房間,里面還好幾個學部老院士。 在寒暄了一番后,沈春明坐下來苦笑說道,其他人也跟著說道,「真是沒想到,一個數學報告...." 王浩禮貌的笑了笑。 其實也是很正常的,黎曼猜想證明的報告,影響力實在太大了,而且多數人都認為,報告會很可能確定證明。 因為,作報告的是王浩。 也因為,過去的一段時間,沒有機構站出來確定證明,但也沒有機構站出來指出問題。 雖然證明過程確實很復雜,但沒有機構站出來指出問題,也就代表他們暫時沒發現問題,沒有確定只是因為沒有完全理解而已。 所以報告會很可能會把證明確定下來,會后黎曼猜想就會變成黎曼定理。 不管怎么說,如此規模宏大的報告會,絕對可以稱作是世紀講座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