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能研究這些影響,這種似乎具有湮滅能量作用的場,可以變成一種真實的、能夠應用的技術,可以用在其他高科技領域。” “比如,可控核聚變……” 鄧建、趙諱然確實是很有想法的。 當趙諱然提出‘可控核聚變’問題,就連王浩都用力擠了下眼,有了新的物理發(fā)現(xiàn)以后,他并沒有考慮過應用問題。 現(xiàn)在想想…… 如果測定了強湮滅力場的具體效果,還真可能被應用到一些特殊場景,也許未來就很可能投入到應用中。 可控核聚變? 似乎是有些相關性。 …… 強湮滅力場的應用,暫時也只能暢想一下,現(xiàn)在則是要進行更詳細的實驗。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研究中心設計很多的實驗,用來測定強湮滅力場的性態(tài)。 同時,他們也正準備新的實驗,就是針對高磁場對強湮滅力場的排斥效應做研究。 于此同時。 有關疊加力場的研究問題,國際輿論漸漸的消減下去,畢竟只是一個全新的科學方向,既然不能在生活中見到,普通人根本是不關心的。 但是,學術界的熱度不減反增。 好多物理學家都針對的研究疊加力場問題,也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反重力團隊以及反重力性態(tài)研究中心的動態(tài)。 結果什么也沒有…… 好多學者就猜測起來,“兩個實驗組有關疊加力場的研究肯定已經(jīng)開始了。” “瓦爾-克羅寧的團隊,已經(jīng)可以確定沒有結果,短時間大概率也不會有任何新的發(fā)現(xiàn)。” “王浩的團隊,很可能也一樣……” “如果兩個團隊都沒有結果,是不是說明強湮滅力方向是有問題的?” “在這個方向上,就只有基礎的理論,我們并不知道制造出強度高的場具體會發(fā)生什么,也許什么都不會發(fā)生。”….“……” 這個問題上的爭議有很多。 有些學者認為研究沒有進展,就需要重新審視基礎的理論,有些人都認為還是需要王浩本人來說明問題,因為王浩在湮滅理論以及實驗研究上才有權威。 只可惜,他們一直等不到王浩露面。 這對于瓦爾-克羅寧是個好消息,最少輿論上他不會被太多指責,還能繼續(xù)留任一段時間,而不是直接被辭退。 實際上,哪怕其他團隊相關的研究也沒有成果,瓦爾-克羅寧也不可能繼續(xù)留任了,他只是暫時擔任反重力實驗組負責人,只要找到了下一個確定的方向,就肯定會有新的繼任者到來。 瓦爾-克羅寧看重的是顏面,或者說頂尖學者都很看重顏面。 即便是從職位上離任,對于他們的生活并不會造成直接影響,畢竟他們和普通人不一樣,早已不是靠著固定薪資生活。 瓦爾-克羅寧繼續(xù)輕松了有半個月時間。 這天,他就輕松不起來了。 在持續(xù)一段時間的研究后,反重力性態(tài)研究中心確定了強湮滅力的基本特性,并對上級提交了相關的實驗報告。 之后研究中心申請對外發(fā)布了實驗成果。 他們發(fā)布的成果內容,是以簡述的形式進行的,差不多類似于一些科技發(fā)現(xiàn)的新聞,中英文版都直接放在了公開網(wǎng)站上,還取了一個很有科幻感的名字--《灰暗空間》。 “我們以大型疊加力場設備,制造出了強湮滅力場。” “展現(xiàn)在面前的是一片灰暗的空間,我們確定它具有湮滅光子的特性。” “這一片區(qū)域,具有很多特殊的效果,比如以場力的形勢,表現(xiàn)出隔絕熱傳導的作用,并大大影響到電流傳輸。” “最初看到這一片灰暗空間的時候,有的研究員甚至當即驚呼制造出了黑洞……” “但我們以理論分析確定,那只是強湮滅力場,是一種全新的物理發(fā)現(xiàn)……” bq. 不吃小南瓜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