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性能穩定嗎?」 面對一大堆類似的問題,劉明坤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他當然對于參數非常了解,但也只能還會應對,因為涉及到了保密問題。 因為相關的技術并沒有進行上報,可能就存在很多保密相關的問題。 哪怕面對的是考察的專家組,回答專業問題也要謹慎。 其他人也明白,有一些數據是不能公開說的,也就沒有繼續再去追問。 接下來就是正式測試了。 早在兩天前,測試實驗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就等待專家組到來進行實驗了。 所以當宣布測試正式開始的時候,研究組的人員有條不紊的開始工作,首先就是把反重力飛行器運送裝配間外。 動力飛行器的保護減震支架沒有打開,是用一輛超大型卡車,牽引拉拽著支撐板,直接拉拽到了外面的空地。 一大群人則站在裝配間左側的小樓前,遠遠看著飛行器進行升空測試。 這次的測試簡單來說就是讓飛行器啟動,慢慢的懸浮到空中二十米,隨后一直保持平衡超過五分鐘,再打開電力推進器,進行橫向移動測試。 等完成了橫向測試工作以后,就會控制飛行器降落在固定的位置,但依舊不會讓飛行器自主降落,而是把各種保護裝置放在下方。 雖然聽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但實際上,還要同時進行一系列的測試工作。 比如,要在懸浮過程中開啟下方的艙門。 比如,倉體內會放置幾種動物,來看動物是否會受到影響。 再比如,smes電池端要進行輸送功率的穩定性測試。 當然中途也少不了平衡性測試,電子系統更要保證穩定性,檢測到問題后續都會修正。 等等。 這一次實驗測試工作,主要就是以上的內容。 在幾十、上百人的矚目下,飛行器打開了電力推進器,隨后慢慢的漂浮起來,上升的過程中就給人以非常震撼的感覺。 雖然飛行器只是剛剛組裝制造,也只是一臺最初步的樣機而已,但伴隨著慢慢的懸浮到空中,還是讓人感到非常的震撼。 如果不知道是新制造的飛行器,很多人肯定會認為親眼見到了傳說中的飛碟。 眼前可是真正自主制造出來的飛碟,即便剛剛研制出來,但任何人都知道代表什么。 這是反重力技術在航空領域的第一次正式應用,同時,也代表了巨大的潛力和價值。 依靠反重力技術制造出來的飛行器,對比傳統的飛行器有三大明顯的優勢。 一個就是靈活。 因為反重力技術讓飛行器非常的輕,動力就只依靠電力推進器,就會讓飛行器變得非常靈活,隨時能夠靈活的調整方向。 這和傳統的、以航空發動機為動力來源的飛行器完全不同。 不管是民航飛機,還是高端的戰斗機,在行進過程中,軌道都是可以計算的,想要變換方向,只能依靠調整機翼的方向。 其中的原理就和帆船很類似,把帆船的帆方向調整,就可以讓船體調整方向,而動力方向一直是固定的,只有‘向前,一種選擇。 現在有一些高端的戰斗機,也會利用噴射口,來短時間迅速調整方向。 那些畢竟是少數,即便有相關的技術,使用也是極少的。 現在的反重力飛行器則完全不同,動力來源就是電力推進器,而電力推進器,是可以隨意調整方向的 ,飛行器在空中的動力原理,已經從基礎徹底有了變化。 這會讓飛行器的性能得到質的提升。 靈活性指的不僅僅是改變方向,還包括環境適應能力。 普通的飛機也包括戰斗機,某種程度來講,依靠的是‘空氣動力,,有空氣進來、壓縮、加熱,再排出空氣給飛機動力。 反重力飛行器因為大幅度的減重,只要略微升級推進方式,比如,以自主排出的氮氣作為動力,理論上就可以不斷的提升上升,甚至可以飛行幾十公里高空,甚至直接應用在航天領域。 第二點就是載重。 到目前為止,反重力飛行器還很難說有載重優勢,但只要技術慢慢發展下去,因為反重力技術本身可以大幅度減重,未來的飛行器肯定擁有超大的載重。 最后一點,就是環保了。 電力、氮氣為動力來源,自然就意味著不排出有害氣體,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環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