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強湮滅力技術應用在航天上,也許就會徹底改變反重力飛行器設計的邏輯,到時候,飛行器可能是圓球狀,或者是其他奇特的外形。」 「即便是圓球狀,你們想象一下,是不是依舊可以當成是ufo?」 其他人頓時想象著,一個圓球狀的飛行器從地面拔地而起,能靈活的飛行直達太空,感覺比ufo還像ufo。 王浩點頭繼續道,「所以我們不管怎么去做研究,只要依托的是新型科技,制造出來的飛行裝置,就一定會是普通人眼里的ufo。」 「最后,有一點,大家要注意,討論ufo是否存在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只有站在科技頂點,研制出遠遠超出現有航空技術的飛行器,才有資格去探討外星人是否存在……」 …… 王浩在ufo的問題上說了很多。 他可不希望因為研究出的飛行器外形類似于,ufo而引起什么恐慌問題,即便只是影響到研究,也根本是沒有必要的。 這一番講話還是有意義的。 雖然很多人眼里,他們依舊是在研制類似于ufo的飛行器,但剩下的只是對工作的熱情。 每一個人都是干勁十足,滿是斗志的投入到工作中。 他們也非常期待能夠完成研究,并制造出類似于ufo的飛行器,到時候,看著飛行器升空,也肯定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飛行器的整體設計已經完成了。 接下來各個部分和合作工廠進行對接,以便能夠制造出相應的裝置,每一個部分制造出來都會直接運送到研究基地。 整個過程用時接近兩個月,最有難度的還是一些關鍵位置的軸承以及冷卻箱的制造。 冷卻箱內是個復雜形狀的高壓裝置,內部會直接沖入高壓液氮,只是對接口的制造都需要超過一個月時間。 因為飛行器是全新的,設計好多部分甚至要人工來完成,自然用時是非常多的。 好在飛行器設計組也包括王浩的研究組,有著科技處、航空集團的全力支持,一切的需求都會優先供給,也大大減少了制造時間。 研究組并不是一心等待,他們還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軟技術相關的攻關。 軟技術,也是飛行器研究的核心。 包括超導電池組的失超保護、功率調節、自動控制檢測體系,也包括 反重力飛行組的推進裝置自動控制、起降控制、平衡性系統,當然也包括故障檢測,臨時應激體系…… 等等。 其中每一個部分的研究都非常復雜,不只是電子軟件的工作,也要裝配一些檢測裝置,并聯通整個飛行器。 這種復雜的體系放在其他團隊,用時幾年都不一定能夠完成,但放在反重力飛行器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王浩親自帶隊做研究,他還找航空工業集團的自動化研究中心以及科學院的電工所和軟件所,直接開口要了十幾個電子、軟件以及信息學專家過來。 針對每一個技術難關,王浩都親自上任去做論證,并和其他人一起設計整個框架。 每一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被分配下去,每一天都完成過萬條代碼,還要做大量的bug修正工作。 整個研究團隊中,每一個參與軟技術工作的人員,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他們還是第一次發現,軟技術攻關速度會這么快。 他們仿佛找到了明確的方向,每一個部分都知道該怎么解決,然后就依照指示去打出代碼,完善相應的功能就可以了。 整個軟技術公關用時達到了兩個月,才終于進行了整體的運行,并開始漫長的‘改bug,之路。 電子軟件系統總是充滿了bug,系統最開始運行就遇到了很多的問題。 在王浩的帶領下,一些大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至于軟件系統的小問題,就讓軟件工程師、電子工程師們慢慢的修正了。 王浩也不是萬能的。 他能把握主方向沒有問題,至于一些小的錯誤就不能保證了,他一個人不可能面面俱到,但現階段也不需要特別完善,只要整個主方向沒有問題,保證不出現大的問題就可以了。 整個系統能夠運行以后,就可以直接裝載到飛行器上,作為控制檢測系統來使用。 「現在的電子系統,最低也能保證飛行器起飛測試正常運轉,后續還要經過調試才能確定。」 「我們首先要做的,還是準備第一次起飛測試。」 「或者叫做懸浮測試……」 …… 兩個多月時間里,反重力飛行器組因為制造可飛行的樣機,耗費了大量的經費,總計已經超過了四個億。 這種大規模的經費消耗,自然會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航空集團和科技處都注意到了。 之前滕建軍就想來西海看一看,注意到大規模的經費消耗,再加上研究組上報的‘飛行器第二次懸浮測試,,他馬上決定過來看看。 于此同時,徐保功也有同樣的打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