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宇宙與微觀物理》新一期內容發布以后,許多物理學家都關注到了波粒二象性的表述問題。 物理界對于波粒二象性問題,有著不算明確的表述,常規的表述是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使得任何物質有時候表現出粒子性質,有時候又能夠表現出波的性質。 量子力學認為自然界所有的粒子,包括不帶質量的光子、中微子,包括帶質量的電子、原子,都能夠用一個微分方程來描述。 比如,薛定諤方程。 這個方程的解就是波函數,它描述了粒子的狀態。 波函數具有疊加性,它們能夠像波一樣互相干涉,同時,波函數也被解釋為描述粒子出現在特定位置的機率。 這樣,粒子性和波動性就統一在同一個解釋中。 其中牽扯到德布羅意波長的問題,解釋了生活中觀察不到物體的波動性,是因為德布羅意波長比可觀察的極限尺寸要小很多,因此可能發生波動性質的尺寸,在日常生活經驗范圍之外。 物理界的常規解釋,感覺就像是對波粒二象性問題的「強加,解析,讓人感覺難以理解,碰到物理問題的時候,也基本上用不到。 現在王浩的研究組發布的成果內容,則是以光子的拓撲構造,給出了波粒二象性全新的解釋。 簡單來描述就是,「每一個光子都可以單獨存在,同時也可以相互關聯。」 其中的關鍵就在于二點五維的拓撲結構。 同時,因為二點五維的拓撲結構,不能夠持續停留在三維宇宙中,就需要不斷的運動,才能夠保證其持續存在。 這也解釋了不帶質量粒子的高速運動,并拓展到微觀粒子的震顫問題。 實際上,新的解釋也并不是很清晰,只是以數學框架從側面論證了二點五維拓撲結構的特性。 但作為一項全新的理論,對于波粒二象性的全新解釋,已經完全足夠了。 由此可以推廣到,絕大部分粒子都擁有二點五維結構,也說明了光子能夠不斷產生的原因。 很多的物理現象中,都會有光子的存在,即便只是光的傳播過程中,反射現象都是光子的湮滅到光子的產生過程。 如果繼續廣義的去思考,可以推廣到粒子都是相互關連的,哪怕是電子和光子,完全無關的兩種粒子,都同樣擁有二點五維拓撲結構。 以此,很多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也可以做出解釋。 比如,最經典、最神秘的雙縫干涉實驗。 如果深入去思考,雙縫干涉實驗是很恐怖的,有好多科學家都做過雙縫干涉實驗。 簡單來解釋,就是當存在攝像機對于光子進行觀測的時候,光就不會表現出波的性態。 反之,在沒有進行觀測的情況下,光就會表現出波的性態。 那就好像是光子「知道,有人進行觀測,從而表現出不同的性態來隱藏自己。 波粒二象性的新解釋,認為所有粒子都擁有二點五維拓撲構架,也可以理解為都是有關聯的。 那么任何對粒子的觀測方式,本身就會影響到實驗。 …… 很多學者都在討論新的研究,重點還是聚焦在波粒二象性的內容。 這主要是因為研究內容很深奧,想要快速理解并不容易,最突出的波粒二象性問題,反倒是最開始被注意到的。 當深入去研究論文的時候,一些著名的學者們很快就發現,波粒二象性并不是唯一的成果。 實際上,研究真正的成果還是圍繞光子的結構展開,主要則是以光子的結構研究,來解釋交流重力場內光速降低的問題。 愛德華-威騰是最快看懂論文內容的學者之一。 作為最頂級的理論物理學家,愛德華-威騰的個人能力自然不用多說,只是在看到論文作者中,有「保羅菲爾-瓊斯「的名字,他就感到非常的郁悶。 在湮滅理論出現以后,弦理論出現了兩個「著名,的叛徒。 一個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萊德利-帕森斯。 帕森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對宇宙大爆炸進行了全新的解析,還否證了一些弦理論的數學內容。 同時,還順便狠狠的「坑「了他一把。 愛德華-威騰想想都咬牙切齒的,他平日里的脾氣很好,對誰都是好聲好氣,還是覺得帕森斯實在太過分。.??m 另一個就是保羅菲爾-瓊斯了。 愛德華-威騰對于保羅菲爾-瓊斯感到非常的可惜,保羅菲爾-瓊斯是弦理論的大將,他一直都覺得保羅菲爾-瓊斯是自己的接班人。 結果保羅菲爾-瓊斯轉而去做湮滅理論的研究,而且連續有重量級的成果。 眼前的論文也是一樣。 愛德華-威騰看著論文長長的嘆了口氣,他已經看完了波粒二象性表述的部分,只是看著其中的數學內容,就很清楚這一部分內容,很可能就是保羅菲爾-瓊斯完成的。 「保羅,是很難再回來了……」愛德華-威騰帶著郁悶繼續看下去。 雖然他的年紀已經超過了七十歲,腦子轉動速度早已不比當年,可以說沒什么創造力可言了,但看懂內容對他來說還是很輕松的。 「二點五維拓撲結構的表述,確實很新穎,以此就能解釋很多問題。「 「真是個驚人的理論……」 愛德華-威騰感嘆著,「但核心還是對于交流重力場的表述。」 「交流重力場,就是降低湮滅力的作用,也就是降低空間擠壓效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