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很快。 行人進入了實驗室大樓。 雖然改名為'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實際上,實驗室前面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建造了后面的實驗中心。 王浩知道徐保功等人的迫切,就干脆帶他們去了實驗中心,現場做了一次實驗。 現在的實驗相對容易了很多,因為材料可以 重復使用,設備都沒有任何變化,只需要通電、降溫而已。 之前最大的難點是降溫,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提升以后,降溫也成了小問題,只需要往冷卻導管里注入液気,并控制導管內溫度就可以了。 實驗室早就準備好了。 等領導組一進來,就直接正式進行實驗。 很快。 結果出來了。 設備橫向面產生了交流重力場,強度超過了百分之八十。 雖然領導組親眼看到了實驗,可實際上,他們能看到的只是檢測裝置的數據,具體情況還是要解釋了。 王浩說了起來,「我們是在導體的橫向面和邊緣位置,特別放置了檢測裝置。」 「這個設計難度很高,因為橫向面基本沒有空間,而騰出空間可能會改變材料布局。 「我們還針對性的,對檢測裝置進行了調整,才完成了設計.......」 王浩說了一大堆設計的不容易,隨后就介紹起了研究,「現在我們能制造的橫向交流重力場,強度在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八十二之間。」 「數據基本是穩定的。」 他說著看了一眼其他人,也知道大家關心的,和自己關心的一樣,搖頭繼續道,「但是設備本身以及冷卻液都很重,總計在三噸以上,所以,想要讓設備自己飛起來.......暫時不可能。」 雖然他很期待能制造出反重力飛行器,但要攻克的技術還有很多,比如,設備本身的重量太高。 包括材料,也包括附帶裝置,冷卻液都是很重的,而且還需要持續不斷的添加。 另外,百分之八十可不是百分之百,即便減重高達五分之四,想要自動懸浮也是不可能的。 研究還遠遠沒有達到制造飛行裝置的程度。 當然了。 因為超導臨界溫度的提升,大大降低了成本,再加上作用于設備本身的交流重力場強超過百分之八十,新技術肯定是有一定應用空間的。 王浩說的內容也讓領導組一陣激動,他們也意識到新技術,確實是有了應用空間。 哪怕是應用空間再狹小,反重力技術投入應用本身,就是技術發展的重大突破了。 王浩繼續道,「我們做的申請是因為準備進行一項大型實驗,需要用到超過八噸以上的ca005。」 「這項實驗需要復雜的材料布局,所建造的裝置也會非常大。」 他拿出了一份準備好的設計圖,上面有好幾張圖形設計,核心都畫著一個巨大的圓盤。 好幾種怪異的圓盤形態,讓領導組的人看的摸不到頭腦。 王浩道,「其實技術不是關鍵。我們的目的是通過幾種實驗收集數據,來完成ca005半拓撲微觀形態的研究。」 「簡單來說,就是弄懂ca005材料支持產生高強度反重力作用的原理。」 「只要能研究出底層的原理,我們就能最大化的讓技術實現突破,也許到時候,就可以讓交流重力強度,提***到九十,甚至更高,也能夠自由的控制場強覆蓋范圍。」 「理論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 王浩針對研究突破做了很詳細的解釋。 領導組都聽明白了。 他們對于后續的研究都非常的期待,希望能看到技術能實現更進一步的突破,自然對于研究給予絕對支持。 之后領導組就準備離開,去考察超導材料工業公司的工作。 王浩和徐保功一起在前面走著,也一遍說著話。 徐保功 沒有再談研究問題,而是我問道,「你下個星期要去首都,對吧?提前恭喜你了,王院士。」 「謝謝。」 王浩笑著說了一聲謝。 院士增選進入到最后階段,下個星期就是評委會評審與終選表決會,只要能通過表決會,他就會正式成為數學物理學部的院士。 徐保功繼續道,「等正式成為了院士,你可也要多參與一些決策工作。」 「決策工作?」 徐保功點頭道,「科技處,包括科工局,每年都會有很多重要的項目要進行會議決策。」 「你的意見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超導相關的領域,下個星期就有個超導磁懸浮列車相關的會議,科技處那邊已經通過了。」 「如果有時間,到時候你也參加一下。對于技術上的問題,王浩啊,你才更專業,我們也都信你。」 「超導磁懸浮?是廖院士牽頭的那個建造項目?」王浩思考著點頭說道,「好,到時候我會去參加。」 -wap..com-到進行查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