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宇宙與微觀世界》,是專業的量子物理期刊,物理類影響力排名前五更重要都是,他們和歐洲核子組織有合作。 ????????很多粒子對撞實驗相關的成果,都會發表在《宇宙與微觀世界》上。 ????????他們所做的研究,是針對衰變問題的新解析,以及結合楊—米爾斯方程所做出的計算,還得出了具體能量區間存在一個全新的粒子的結論,投給《宇宙與微觀世界》正適合。 ????????······ ????????《宇宙與微觀世界》期刊,總部位于徳國漢堡市。 ????????杜德克—穆勒,是期刊的專業審稿編輯,他工作了有二十幾年。 ????????每天早上來到辦公室,杜德克—穆勒第一個做的工作,就是掃一眼收到的投稿,找出那些感興趣的投稿,并放進一個專門的文件夾。 ????????這些就會是上午的工作。 ????????那些不感興趣的投稿,則會被放置在另外一個文件夾,拖后時間再慢慢的看。 ????????杜德克—穆勒查看了郵箱的內容,馬上就注意到一篇投稿,標題為《衰變解析以及未發現的粒子》。 ????????「解析衰變?」 ????????「未發現的新粒子?」 ????????杜德克—穆勒看的有些好笑,他下意識就要稿件扔進了垃圾箱,甚至看都懶得看上一眼。 ????????這個投稿的標題實在太大了。 ????????對衰變進行解析,還稍微能夠理解一些,但談為發現的新粒子,是什么意思? ????????通過對楊—米爾斯方程的研究,預測到的新粒子也是有的,其中包括希格斯粒子、中微子等。 ????????通過對衰變問題進行解析,去預測未發現的新粒子,聽起來就有些好笑了。 ????????類似的研究大部分都可以歸在垃圾行列,根本不用多看就知道,看了也等于是浪費時間。 ????????杜德克—穆勒操作著把投稿放進垃圾箱,并回復了一封「投稿未通過'的郵件,隨后正打算關閉頁面的時候,忽然注意到投稿人的名字。 ????????ang-Hao? ????????「好像很熟悉······」 ????????杜德克—穆勒皺了皺眉頭,隨后猛然瞪大了眼睛,馬上從垃圾箱找出剛才的稿件。 ????????在確定上面的名字是王浩,并且對方標注是「西海大學'后,杜德克—穆勒渾身都被冷汗浸濕了。 ????????王浩! ????????菲爾茲獲獎者、湮滅理論創造者,公認的世界第一數學家,他的投稿被自己拒絕了? ????????杜德克—穆勒趕緊撤回了「投稿未通過'的郵件,甚至中途還碰灑了手邊的咖啡,確定撤回以后才長呼了一口氣。 ????????主編雷薩爾聽到動靜,抬頭看了一眼,頓時走過來說道,「杜德克,注意點,別打濕了鍵盤。」 ????????「好、好。」 ????????杜德克—穆勒連續點了點頭,馬上拉住了雷薩爾,指著電腦屏幕道,「看看這個!王浩,他的投稿!」 ????????雷薩爾頓時看過去,「是王浩的投稿?打開看看。」 ????????杜德克—穆勒打開了文件,他們一起認真看了介紹內容,都不由感到無比驚訝。 ????????《衰變解析以及未發現的粒子》,說的就是用一種新的方式對于衰變進行解析,其中引入了湮滅力的作用,介紹中只有一句「湮滅力的維度更高」。 ????????論文得出的結論是在固定能量區間范圍內存在新的粒子。 ????????這種研究實在太大了! ????????杜德克—穆勒又繼續打開論文內容,最開始就是大量的數學解析,論文的后面幾頁,則有一部分計算內容,似乎是聯系到了楊米爾斯方程,最終計算出了結果。 ????????在整體瀏覽了一下以后,杜德克—穆勒就很確定的說道,「雷薩爾先生,這個論文我看不懂,你來評審?」 ????????「我也看不懂。」雷薩爾說的比杜德克—穆勒還要確定,「內容太復雜了,最開始就是數學分析,而且似乎引入了新的定義,實在太專業了。」 ????????「你也看不懂?」 ????????「想要理解是很難的。」雷薩爾指著論文作者的一欄,說道,「而且你沒注意到嗎?不是一個作者,還有保羅菲爾—瓊斯。」 ????????「他是誰?」 ????????「一個很著名的弦理論學者,加州理工大學的教授。」雷薩爾說道。 ????????杜德克—穆勒點了點頭,他自然明白雷薩爾的意思,數學解析牽扯到弦理論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加復雜,他琢磨著說道,「要不這樣,交給庫博?他對弦理論有研究,審稿過一些專業論文。」 ????????雷薩爾搖了搖頭,「不用了。」 ????????他說著操作著電腦,直接回復了「通過一審」的郵件。 ????????杜德克—穆勒問道,「不用一審?那就直接進入同行評審,也可以。」 ????????然后他注意到,雷薩爾又回復了一個新郵件,說通過了「二審」,并確定會在下一期發表。 ????????這個操作就讓杜德克—穆勒迷茫了,他驚訝的張大了嘴問道「不用評審嗎?直接給通過,還在下周發表?」 ????????雷薩爾回復了郵件,站起來笑道,「當然不用,直接發表就可以,這是王浩的投稿。」 ????????「啊?」 ????????杜德克一穆勒有些不理解,「萬一是錯的呢?」雷薩爾笑道,「我還希望是錯的,他是王浩,錯的又怎么樣?他只找一個平臺發表,恰好我們的運氣不錯。」 ????????「杜德克,你已經工作二十年了,但你要明白,當面對王浩這樣的學者,不是我們做選擇,而是他做選擇。」 ????????「上一次,他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雜志,《科學》都沒有審稿,明白了嗎?」 ????????「《科學》不審稿?」杜德克—穆勒感到非常驚訝。 ????????「他們不會審王浩的投稿,也同樣是直接發表。」 ????????雷薩爾笑道。 ????????杜德克—穆勒只是個普通編輯,當然不知道行業內的一些消息,上一次王浩準備投稿給《自然》雜志,還發了郵件進行詢問知道會被審稿就改投了《科學》雜志。 ????????《科學》雜志許諾不審稿,直接就發表在了下一期內容上。 ????????現在國際數學、物理界,學術期刊雜志都已經達成了共識,王浩的投稿根本不用審稿,直接就發表出去。 ????????否則,錯過了王浩的投稿,豈不是虧大了? ????????現在的研究明顯非常重大,他們根本就不用理會研究是否正確,直接發表出去就可以了。 ????????即便最終證明是錯誤的,他們也不會損失什么,因為那是王浩的投稿,大家都能夠理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