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前一段時間,王浩以及他的研究組發表了半拓撲理論相關研究,被認為是破解了超導理論的奧秘。 之后國際媒體對于相關研究以及超導技術進行了大規模的報道。 后續也有很多超導技術發展的科普,讓更多人知道超導技術發展的意義,同時也了解了一些超導技術應用的領域。 布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發布的消息,則把120k的超導臨界溫度,定義成了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即是‘120k的超導臨界溫度,意味著跨過超導技術工業化大規模應用的門檻’。 當然,120K超導臨界溫度的材料,大規模普及民用并不現實。 比如,像是常用的電子產品,不可能用到如此低溫轉變的超導材料。 但是對應轉變溫度的超導材料,卻可以用在很多其他領域。 超導技術的應用,主要根據超導狀態的性質分為三類,一類是強電的應用,一類是弱電的應用,還有最后一種是抗磁性的應用。 其中強電的應用,可以理解為大電流的應用,包括超導的發電、輸電以及儲能。 弱電的應用,也就是電子學應用,包括超導計算機,超導天線,超導微波器件等等。 抗磁性的應用主要包括磁懸浮列車和熱核聚變反應堆等。 現在已經應用超導技術的領域有很多,包括實現產業化的超導量子干涉儀、醫學領域的核磁共振成像儀,歐洲的大型lhc項目,等等。 針對新的超導材料來說,跨過120k轉變溫度的材料,最大的應用方向,就是儲能、磁懸浮以及超導發電機。 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科技部的公告發布出去以后,輿論的焦點就是新材料的應用,儲能,磁懸浮以及超導發電機都被大量的討論。 同時,輿論上也有很多驚訝的聲音。 之前很多人都在討論需要多少年才能夠真正實現超導技術的普及應用,而普及應用標志性的研究,x就是制造出轉變溫度120k以上、能用于工業的超導材料。 阿邁瑞肯的布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給出了確切的時間--三年。 好多人都認為三年已經是最短時間了,正常情況下肯定需要更長時間,結果完全沒有想到這么快就已經有了成果。 這種速度實在太驚人了。 國內媒體針對新成果進行了大量的報道,《人人日報》的報道則是振奮人心的,報道確定了在超導技術領域上,國內的絕對領先優勢。 其中有一句話,對于超導技術的評論非常關鍵,“超導技術的發展,可以改變現有的技術邏輯,是彎道超車的強勁驅動力。” 彎道超車,是國內科技發展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匯。 之所以要彎道超車,就是因為國內技術有很多方面都落后于國際水平,也有很多的領域被國外卡住了脖子。 要實現彎道超車卻非常的不容易,因為高端技術領域來說,某一方面有了優勢,今后就很可能一直有優勢。 改變技術邏輯,才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根本。 什么叫技術邏輯? 比如說,一臺普普通通的手機,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專利技術,其中有很多專利都和電池、散熱、功能搭配等有關。 再有了超導技術以后,就可以制造出超導電源,根本不需要關注散熱,功能搭配等問題,相關領域的專利自然就失去了意義。 比如,電池汽車。 如果能夠制造出大功率的超導電動機,儲能更高的超導電池,自然就很容易占領技術高地,原來的一些技術研究也都失去了意義。 這就是改變了技術邏輯。 國內輿論對自然是一片歡欣鼓舞,每個人都很期待超導技術的普及應用。 這一次,國內走在了最前沿,還把國外遠遠的落在后面。 很快,國際上也出現了很多報道。 國外媒體的報道大多都是對于科技部發布的公告進行轉載,即便是分析文章,主要談的也是超導材料的技術。 國外的輿論方向,大多都是羨慕中國擁有了最新的技術,同時很多人也意識到,中國率先制造出了高端的超導材料,那么第一個用上高端超導技術的肯定是中國。 其他國家想要用到相關的材料,就需要等待國內批準相關材料出口。 因為超導材料售賣肯定會非常的火爆,能應用的領域非常多,而且短期內肯定是供不應求的,即便是花錢,想買到材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國際輿論上好多人都在感嘆,“真沒想到在超導技術上,第一個研究出高端材料的竟然是中國。” “他們真的是崛起了啊!” “如果他們制造出了大量的材料,會賣給其他國家嗎?可能還是優先自己使用吧。” “那還用說?肯定是這樣!” “哪個國家制造出這種材料,都會優先自己使用!” 大眾輿論考慮到主要是民用,而高層考慮的是技術導致的戰略問題。 超導技術太重要了。 120k以上臨界溫度的超導材料,也就代表著能幫助實現很多新的技術,沒有國家會希望在科技所‘必須’的重要材料上,被其他國家卡主脖子。 歐洲國家都是這么想的,他們為此召開了特別的論證會議。 超導材料專家皮洛斯-塔斯克,在會議上針對科技部成果公告進行了發言,“半拓撲理論是王浩博士研究出來的,在一些關鍵的技術問題上,他發布的成果可能會有所保留。” “所以他們能夠優先制造出120k以上轉變溫度的超導材料也是正常的,但這種材料是否能夠運用于工業也不一定。” “不是每一種超導材料都可以運用與工業,即便是鐵基的操作材料也不一定能夠應用。” “我們并沒有得到材料的具體參數信息。” 皮洛斯-塔斯克針對研究成果說了幾句以后,就呼吁各個國家超導材料研發的投入,“我們需要在這方面進行大量投入,否則未來就可能失去加入到競爭中的資格。” “如果在超導技術上落后于人,會是相當可怕的事情……” 參加會議的各國代表,也明白超導技術的重要性。 超導技術可不是某一項單獨的技術,所能夠影響的領域實在太多了。 比如,歐洲最缺少的是能源。 如果能夠得到大量120k以上轉變溫度的超導材料,他們就能夠用來制造超導儲能裝置,就可能改變能源的邏輯,平衡一年時間里對能源的需求。 反之,在超導技術上落后于人,超導材料的需求上有求于人,他們的經濟發展可能會大受影響,國際話語權、影響力也會受到很多限制。 于此同時,布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超導材料項目的主任研究院亞瑟-豪斯,也知道了科技部發表的成果公告信息,他看到公告信息的第一時間感到非常震驚,甚至是完全不敢相信。 亞瑟-豪斯還沒有來得及消化信息,能源部已經派出調查員前來問詢了。 調查員想知道亞瑟-豪斯對于新成果的看法。 亞瑟-豪斯攤開手無奈說道,“我能有什么看法?他們已經說完成了研究,已經說有了材料,你應該去問他們。” “我對此感到非常震驚,甚至是不可思議。” “他們的速度已經超過了我的理解。” 亞瑟-豪斯補充道,“比如,我們的研究都還沒有開始。” 這是實話。 雖然項目組對外說了一大堆的內容,但工作效率是擺在這里,他們只是把計劃說了出來,還在等待投資人的贊助以及政-府撥款。 最近一段時間,他們唯一做的就是,讓一群研究員搭建了相關資料庫的框架,換句話說,他們做的是軟件工作。 他們還派出了一些人去說服高校加入超導研究的聯盟。 這些都是準備工作。 亞瑟-豪斯對項目還是很樂觀的,他認為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肯定會大力支持超導材料相關的研究,但即便是速度再快,真正開始研究也要等到明年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