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低頭看了下手表,一把拉住王浩道,“快到飯點了,我都餓的不行了,快走吧?!? “……好吧?!? 王浩猶豫了一下,留下一句,“學術討論,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向,還有,注意不要打架啊!” 兩人一起走了。 他們這么一打岔,幾個人也沒有繼續爭吵的心情了。 其實就像是王浩說的一樣,學術的研究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向。 保羅菲爾-瓊斯的想法沒有錯誤,因為他一直在研究弦理論,就可以直接拿來一些數學邏輯進行嵌套使用。 海倫、陳蒙檬也沒有錯誤,他們受到王浩的影響比較大,還是希望能夠從無到有的進行研究。 后者的速度肯定要慢一些,但貴在穩扎穩打。 前者則是速度快,中途可能會出現錯誤,后續的研究也許就會產生矛盾,還需要慢慢修正。 保羅菲爾-瓊斯來到西海大學以后,大部分時間也是待在梅森數實驗室,他還沒有正式進入崗位中,也就沒有教學相關的工作。 梅森數實驗室的環境相對好一些,他就能夠在這里安心做研究。 保羅菲爾-瓊斯到來的好處是,王浩變得輕松了一些,海倫、陳蒙檬、許超都是做湮滅理論結合量子物理的研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問他。 在量子物理、理論物理方面,保羅菲爾-瓊斯要比王浩專業的多。 保羅菲爾-瓊斯的到來也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他完全沒有‘老師’的樣子,似乎也像是個孩子一樣,針對問題會和學生進行爭論。 天才,總是與眾不同。 …… 一周后。 王浩收到了消息說,超導材料實驗組那邊制備了一個新的材料,他馬上就去了實驗組。 等找到了鄧煥山以后,他就見到了新制備的材料。 那是一小層金屬類的薄膜,偏銀灰色相對有一些暗淡。 鄧煥山介紹說道,“王教授,我們按照你說的方向,連續做了三組實驗,終于得到了這么一層薄膜,具體的元素含量還沒有詳細測定。” “按照我的經驗來說,這個薄膜的臨界溫度,應該比上一次高一些。” 鄧煥山的經驗談沒什么問題。 因為長期總是超導材料的研究,對于制備方法了然于胸,他看一眼材料就能做個大概的判斷。 “你覺得臨界溫度能提升多少?”王浩好奇的問道。 “應該達到85K吧?”鄧煥山猶豫著說道。 “只有85k?” 鄧煥山本來是挺激動的,聽到王浩這么說,心里頓時有點泄氣,還是強調了一句,“85K,已經不少了,比上次提升了6K啊?!? 他確實有點興奮。 他們按照王浩所說的方向去做實驗研究,本來是沒抱什么希望,可沒有想到還真研究出了新材料,而且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 新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具體有多少,他也是非常期待的。 王浩點頭道,“什么時候可以開始測定?” 鄧煥山道,“等材料性態穩定了,估計要到下午吧?!? “那我先看看制備過程?!? 王浩說完就看起了實驗過程,發現確實是按照他說的方向去做的研究,而結果就制備出了新材料。 他仔細對過程進行了分析,也估算出了一個數值,“最低能超過100k!” 這是通過簡單分析得出的結論。 雖然并沒有完全破解材料制備過程和材料之間的關系,但他對于理論的理解不是其他人能相比的。 另外,他也有上一次實驗過做參照。 這樣制備出來的材料超過100k也是很正常的。 鄧煥山聽到王浩說的話,頓時瞪大了眼睛,他實在是不敢相信,新材料的臨界溫度超過100k? 這個數字太不可思議了。 哪怕是他親自參與的研究,也感覺100K的數據很不靠譜,但是聽了王浩說的他也沒有說什么。 現在就感覺是兩人一起對于新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進行預估,鄧煥山心里也是很矛盾的,他一方面希望王浩估計的是對的,另一方面又感覺自己的專業性受到了質疑。 “85k,就不錯了!” “如果能達到90k,簡直是不可思議……” “100k?” 鄧煥山還是默默搖頭。 很快時間到了下午五點鐘,有工作人員做了檢測以后,確定新材料性態穩定,就可以開始進行測試了。 新的測試很快開始。 這個測試要比做交流重力實驗簡單多了,就只是測定新材料的超導臨界溫度,通電以后不斷降溫就可以了。 很快數據就出來了。 當溫度降低到120k以下的時候,就有人驚呼一聲,“轉變了!” “確實轉變了!” “還真是!” “現在是119K!” 檢測儀器的參數就可以讀出數值了。 做檢測實驗的人員也沒有想到在120k以下的數值上,就能夠檢測到超導的轉變。 他們一時間有些手忙腳亂。 鄧煥山頓時瞪大了眼睛,他猛地向前幾步去看了儀器上的數字,“119K”,然后驚訝的張大了嘴。 “119k?” “真是119k?” 鄧煥山深吸了一口氣,在轉頭看向淡定坐著的王浩,滿心都被不可思議所充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