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們初步判定,最簡單的三元素組合,也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 “除非未來計算方式能夠進行大規模的I簡化,否則四元素的組合,幾乎是不可能計算出來的。” 布魯克斯說著滿臉都寫著遺憾。 因為只是能計算出雙元素的超導臨界溫度,而雙元素超導臨界溫度是很低的,基本不太可能實現高溫超導,也就是不太可能超過30K。 很快。 鷹國牛津大學的專家辛德勒-詹姆斯,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們也同樣判定了一個雙元組合的正確性。 辛德勒-詹姆斯肯定了研究成果,也和布魯克斯一樣驚嘆了好幾句,隨后說起了計算問題,“有關元素組合的超導臨界溫度計算,主要用到的是代數幾何和數學分析的方法。” “針對這個研究,我相信未來能夠進行一定程度上的簡化,但依舊需要精通代數幾何的數學家才能完成。” “其實就像是解一個方程,只需要用代入數值法就可以進行計算,只是計算過程非常的復雜。” “我認為這個研究最重要的有兩點,在應用上來說,他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超導臨界溫度的奧秘。” “而在學術上來說,他把代數幾何、拓撲學以及物理聯系在一起。” “尤其是代數幾何。” “數學界的普遍認知,代數幾何是純數學,和應用幾乎不存在關聯。” “這個研究之后,代數幾何可能會成為應用數學,它大大提升了代數幾何的地位,未來進行超導材料的研究,肯定需要大量的代數幾何專家。” …… 國內的反應和國外稍稍有些區別。 國內對于王浩是絕對信任的,而且王浩論文發表之前就已經提交過,并且已經得到了實驗驗證,就根本不需要再去做驗證。 國內的輿論還是以驚嘆和振奮為主,同時,各個高校的反應倒是有些奇怪。 他們感覺不對勁了。 好多國內的學者研究王浩的最新成果,尤其是雙元素的超導臨界溫度計算,就發現必須要代數幾何領域的人才。 因為研究中牽扯很多代數幾何領域的內容,即便是未來給研究內容做簡化,也肯定需要代數幾何領域的專家才能夠完成。 眾多高校忽然想到了西海大學。 之前西海大學大量招聘代數幾何的人才,他們還以為是為了營造代數幾何的科研環境,為比爾卡爾去西海大學做鋪墊。 現在他們發現自己想的太簡單了! 西海大學哪里是做什么鋪墊,他們純粹是因為有第一手的信息,才馬上招聘了大量代數幾何領域的人才。 代數幾何是一個非常小眾的領域,人才都集中在幾個頭部的高校。 比如首都大學、水木大學、東港大學等。 這些高校幾乎都有代數幾何領域的人才被挖走。 現在看到王浩發表出來的成果,他們都有一種罵娘的沖動。 比如,高振明。 之前他擔心自己的優秀弟子張鶴,因為無法留在首都大學工作,很可能未來會放棄代數幾何的研究,然后他就建議張鶴去了西海大學。 西海大學很快就簽下了張鶴,速度實在是令人非常震驚。 高振明還為張鶴感到高興,而現在心里只有一股罵娘的沖動,他都有種去舉報西海大學的想法。 如果是放在證券交易里,西海大學的做法就是絕對違規的內幕交易。 高振明想到張鶴去了西海大學,就感覺心頭都在滴血,哪怕放在整個國內,甚至是放在全世界范圍,張鶴也是那種很優秀的人才,只不過是因為學的代數幾何,就很難在高校找到穩定工作而已。 和高振明有類似感官的人很多。 水木大學也被挖走了一個,還是邱成文親自推薦過去,他建立數學科學中心,也會希望讓里面的學者,未來能有一個好的前景。 當得知西海大學最新政策以后,他就把一個博士后推薦到了西海大學。 現在協議已經簽了,想再回來都不可能了! 高校引入年輕學者,就像是買股票一樣,之前代數幾何的學者,就是那種很難上漲的股票,招聘一個也只能持續虧損。 一般的高校只是為了人才多元化,簽下兩個代數幾何領域的年輕學者。 有一些很普通的高校,甚至不會在意代數幾何領域的學者,他們更注重的是能出成果的領域。 比如,偏微分方程。 比如,函數論。 比如,計算數學。 等等。 現在因為一個研究成果,代數幾何的股票獲得超級利好,后續可能會連續漲停很多次。 這種股票再想買入就很難了! 現在代數幾何的人才都成了搶手貨,就連一些材料企業都發出了信號,說想要招聘一些代數幾何相關領域的人才。 自己的人才被挖走了,接下來還‘買不回來’了。 怎么辦? 他們在再想到西海大學,都變得咬牙切齒起來。 (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