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次不同。 以交流重力實驗為基礎,研究超導機制的方向受到國際關注,而阿邁瑞肯方面的一些實驗組,都有和實驗相關的進展,也有一些會投稿給《自然》雜志。 王浩的研究進展肯定會受關注,可有了成果也需要同行審稿吧? 《自然》雜志必須保證論文的質量和正確性。 坎貝爾當然不是質疑投稿的質量,但他還是覺得專業的審稿是有必要的,能夠排除‘幾率極小的可能’。 《自然》雜志的內部規定,也是‘只要不確定正確的論文都需要同行評審’。 他有些猶豫。 坎貝爾拿起了電話,想問一下主編瑪格達麗娜-斯基珀,后來忽然想到宴會里,認識的同行唐納德-科尼迪。 唐納德-科尼迪是《科學》雜志的主編,《科學》和《自然》一樣是綜合類的雜志、學術期刊,他們一直存在激烈的競爭。 如果換做是唐納德-科尼迪,面對這種事情會怎么做呢? 坎貝爾干脆給唐納德-科尼迪發了一封郵件,簡單說起了自己碰到的事情,詢問一下對方的意見。 唐納德-科尼迪是《科學》雜志的主編,她也是一位女性主編,《科學》和《自然》的負責人都是女性,大概也是兩個頂級學術雜志的共同點了。 科尼迪收到了坎貝爾的郵件,馬上回復道,“審稿是必須的過程。” “對方是再有名氣的學者,也必須要進行審稿,哪怕是國際大獎的得主,新的研究也有出錯的可能。” 科尼迪說了幾句自己的意見,還復制了一段《科學》雜志的規定--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見刊之前都需要同行評審,如果出現不確定的研究內容,可以歸類在‘爭議性文章’的行列中。 這個規定是有歷史原因的。 在二十年前,《科學》雜志撤銷了八篇由德國物理學家亨德里克發表的論文,原因是由于文中很多數據由作者捏造出來。 之后一名寒國生物學家黃禹錫發表了關于人體干細胞克隆胚胎研究的論文,被首爾國立大學查出明顯造假。 期間還有其他造假事件被查出,《科學》雜志因此陷入輿論旋渦。 之后《科學》成立的調查委員,發現雖然一些論文按照正常的步驟審查,然而他們卻對其中的蓄意造假無能為力。 因此調查委員會建議收到的論文稿件應該被分類為無爭議性和爭議性的文章,以使存在爭議的文章能夠更嚴格地被審查。 坎貝爾自然知道這些歷史,他收到了科尼迪的回復后,認為對方的建議很有道理,就給王浩寫了一封郵件,“王浩博士,有關你的最新研究,我們會快速進行評審,放心吧,最晚下一期就會刊載。” 王浩是第二天看到的坎貝爾的郵件,他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審稿? 在交流重力實驗為基礎,研究超導機制的方向上,他的研究還需要同行評審? 同行是誰? 還有其他學者,也在研究半拓撲幾何,并且有一定成果嗎? 王浩有些想不明白,他對于研究很有信心,卻不愿意等待審稿過程。 審稿總是感覺像是被‘審查’一樣,自己的研究還需要得到其他人肯定才能發表,就感覺自己好像是被冒犯了。 所以他又聯系了唐納德-科尼迪。 《科學》雜志也非常關注他,總是發郵件和他約稿,希望他能把研究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王浩發了同樣的郵件過去。 僅僅不到一個小時以后,他就收到了唐納德-科尼迪的回復,“王浩博士,你的郵件讓我感到非常振奮。” “看到郵件的那一刻,我感覺全身的血液都沸騰起來!” “有關你和你的團隊的最新研究,當然不需要審稿。” “在科學的領域上,你已經站在了最高峰,你沒有同行,即便是同領域的學者,不管是數學,還是物理,又或者是其他學科,他們都只能仰望你。” “我認為,同行評審會是對你的冒犯。” “我代表《科學》雜志歡迎你的投稿,也非常期待你的最新研究!” 看著郵件里的內容,王浩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 看到沒有? 這才叫專業! …… 一周后。 主論文已經全部完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