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上午,華人數學家大會正式開幕。 華人數學家大會的流程,參照國際數學家大會,大會的開幕式就是頒獎儀式。 首先頒發的是最有影響力的晨星數學獎,頒獎以后,獲獎人和嘉賓一起進行拍照,其他人也可以上臺進行拍照。 在一系列針對晨星數學獎的活動結束之后,還會繼續宣布陳星應用數學獎、陳省身獎、國際合作獎、新世界數學獎以及泰康中學數學獎。 后面的獎項影響力比較小,就只有頒獎過程了。 等頒獎全部結束以后,邱成文上臺做了一個工作匯報,順便說一下,歡迎所有人來參加大會之類,開幕式就結束了。 之后上午還有一些時間,留給邀請的嘉賓做工作報告或學術報告。 等到了下午的時候,數學家大會才算正式進入學術交流期,投稿通過的論文作者上臺去做報告,中途還穿插著特邀學者的報告。 王浩是特邀學者之一,他的報告被安排在第二天上午。 在報告的時間安排上,會議組織委員會是和王浩商議過的,一則是因為上午的時間,大家的精神狀態比較好,二則是因為很多學者來參加大會,都是為了王浩的報告。 如果王浩很早就完成了報告,有些人當天可能就要離開了。 如果把報告安排的第二天,有些學者第一天也會認真的聽報告。 這個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但會議組織委員會明顯沒有考慮到《自然-物理》雜志新一期的發布時間。 《自然-物理》雜志新一期發布時間,和華人數學家大會開幕是同一天。 因為能在網站上查看論文,結果上、下午的時間里,好多學者就悶頭看著論文,根本沒有認真去聽其他人的報告。 這幅場面讓邱成文感到很郁悶,但他還沒辦法說出什么,因為就連他都在低頭查看論文。 相比王浩的研究成果來說,大會上做的普通報告或工作報告,根本沒有什么可聽的。 好在多數人還是很認真的,只有那些頂尖的數學家們在查看王浩的論文。 華人數學家大會還是有一定含金量的,很多國外的華人數學家,也包括一些在國外工作的華僑數學家,都會來參加華人數學家大會。 其中也有很優秀的報告。 比如,哈佛大學的訪問學者徐春雷,做了一篇線性幾何方面的研究報道非常精彩。 “這是一篇足以獲獎的研究。”邱成文滿是贊嘆的點評道,“有了這個研究,徐春雷能拿一個名校正教授offer了。” 另外,還有一篇數論領域的研究也非常的精彩。 王浩和邱會安坐在一起聽著數論的報告。 等報告全部完成以后,王浩對邱會安說道,“如果中途有什么不懂的,就直接站起來提問,沒有關系。” “你這個年紀,沒什么可丟臉的。” 邱會安聽著點了點頭,但仔細想想還是感覺很怪異。他也有二十三歲了,只和王浩相差三歲而已。 如果不考慮到雙方的身份地位,他們其實就是同齡人,結果王浩提醒他‘你這個年紀’? 邱會安默默搖了搖頭,左右看看還是感到有些緊張。他還是第一次來參加學術會議,而且還是跟著王浩一起來的,坐在了靠前的第二排位置。 他的另一邊是蘇東大學的黃錦教授,是一名國內少見的理論物理學家。 黃錦的旁邊是田桂林院士,再旁邊是張益方院士。 前排不用說了。 第一排隨便找出一個,都最少拿過一個國際頂尖獎項,其中有三個菲爾茲獲得者,兩個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還包括沃爾夫、阿爾貝等其他的獎項獲得者,即便是沒有拿到過國際頂尖獎項,頭上也戴上戴著一個院士光環。 往后一看,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雖然邱會安大部分都不認識,但其中有個三十出頭的年輕數學家,可是敢當面去質疑王浩的。 “每一個都是頂尖的學者啊!”邱會安被一群大佬圍繞,感到了很大的壓力。 邱會安還是很有面子的,他只是王浩的學生,但王浩還是對他做了介紹,“我的學生,研究生,正在研究勒讓德猜想,我就帶著他參加個會議。” 一句話介紹,頓時讓其他人感覺邱會安是個天才。 勒讓德猜想并不是什么大猜想,但數論中任何一個沒有解決的小問題,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很多人都記住了邱會安的名字。 邱會安自然也感覺有面子,但他知道面子是王浩帶來的,而不是靠自己的能力爭取的。 他依舊感覺壓力很大。 在聽著講臺上的報告之余,他也隨手拍了個短視頻,隨后發布在朋友圈里,配上了幾個文字,“周圍都是大佬,亞歷山大/狗頭!” 于此同時,梅森數實驗室二樓的一個工作間。 許超刷手機看著朋友圈的消息,忍不住大聲吐槽了一句,“凡爾賽-邱!” “什么?” 陳蒙檬和海倫一起抬起頭。 許超解釋道,“你們看朋友圈,這個凡爾賽-邱。” 陳蒙檬和海倫一起打開手機看了朋友圈。 海倫很不在意的關上手機,說道,“這有什么?只是坐在第二排而已,我和杰弗里一起去參加珠城計算機會議,還坐在了第一排。” 陳蒙檬酸溜溜的道,“那是因為你有一個好爺爺。在這種國際學術會議上,我一輩子都休想坐到第二排。” “是啊。” 許超也跟著酸溜溜的點頭,“除非有一天,跟著王老師一起去。” 海倫沉默了好半天,忽然道,“我覺得,丁志強一個人進行壓力測試,實驗數據太過單一,想要完善新的IQ測試方法,就必須要有更多的數據。” “等邱會安從陵城回來,讓他也一起參加測試吧。” 許超和陳蒙檬對視一眼,認可的點點頭。 “天才,就是應該有更多的壓力。” “不給王老師丟臉的任務,就交給邱會安和丁志強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督促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 “說的沒錯!” 海倫頓時很不滿的糾正道,“只是單純的實驗,不要出現理解偏差。我從來不會針對任何一個人,不管他是天才,還是笨蛋。” “之所以讓邱會安加入實驗,只是因為實驗需要,如果實驗需要我的數據,我也會主動加入。” 陳蒙檬弱弱的問了一句,“實驗需要嗎?” “當然不需要。” 許超好笑的問道,“為什么?” 海倫理所當然的說道,“因為,這是我的實驗。” “……” “……” …… 第(1/3)頁